块,十吨六千,一百吨六万。
这是净利润,然后实行股份分配。
也就是传说,出海一趟,一艘船按照二十吨计算,一万二净利润,那落到每个人手上的就有两百四十块。
陈稷保证,这是最低的。
而且,这还是出海一趟。
一个月起码四五趟的前提下,月底过千轻轻松松。
再说,这中型渔船用的是起网机捕鱼,没有想象中的难。
至于船长,百分之三。
这样的股份分配很合理,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没人反对。
只是也有人问,万一捕不到鱼呢?
陈稷的回答是基本工资还是有的,空手而归的前提下,每个人每天都有二十块,他不会让大家白干。
林铁柱一听,感觉脑袋都大了。
他不解的问道,“陈稷,搞得这么复杂,不如你干脆就给我们一份工资得了,为什么要股份制?”
这个问题,陈稷也想过。
打一份工,领一份稳定的工资,这确实是最稳妥的。
处于他的角度,对他也非常有利。
比如,他给每个船员开七八百块工资,那还倒省回来不少。
关键是这么一来。
他担心随着时间过去,船员就不够积极了,这是他从大锅饭里看出的问题。
不然,渔业也不至于低迷成这样。
陈稷笑道,“林铁柱,有股份才有动力嘛,再说又不是外人,都是一个潮田大队的。出海,那是有风险的,给大家多点保障,我也愿意。”
“果然是好样的,我没看错你。”林铁柱佩服的点点头,也没再有意见。
教学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一个星期后。
所有人都学会了个人岗位的基本操作。
接下来,那就是出海实践了。
陈稷邀请了潮田大队的所有老渔民,每人每天都有十块钱,就在船上知道,什么都不用干。
杨建军带来的船长和船员,他们懂得如何熟练操控渔船没错。
可这和捕鱼是两码事。
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在旁监督。
三艘渔船开出海后,一切顺利。
船长也在教导林铁柱哥几个,如何利用声呐系统捕鱼。
这一趟出海,本意也就是试试水。
然而,有了老渔民的协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