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啊,我们就不用人力了。不然一网鱼有个一万几千斤的,我们用蛮力怎么拖得动嘛!”
一听一网鱼有这么多,人群里顿时发出了一连串的惊呼声。
什么玩意儿,一网鱼有一万几千斤?
王振邦和赵永强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
造成渔业低迷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产量太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高的产量,实在是不可思议!
众人震惊,纷纷惊叹新科技的神奇。
这么一来,可不得了了。
一个个的都恨不得钻进驾驶舱,亲自上手摆弄摆弄。
又有一个老渔民问道,“杨经理啊,这船能捕鱼我是相信了的,可是,捕鱼能赚钱?”
杨建军闻言,微微一愣。
随即,他就笑着望向了陈稷,“这个问题,我想让我们的陈老板回答,更有可信性。”
王振邦和赵永强,刘学军等人的目光,也都落在了陈稷身上。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他们已久的问题。
陈稷想了想道,“各位领导,还有各位乡亲,国家的改革开放在即,也就是说,我们很快就要脱离大锅饭大集体了。到时国家一定会鼓励多产业齐头并行,把经济搞起来。只要想办法打通渠道,我相信一定能把我们平山县的海产品打出去的,甚至销往全国!”
“乖乖,这小子不简单啊,这么关注国家时势,他真是潮田大队的年轻人,不是调研组的?”
赵永强难以置信道。
“人才啊。”
王振邦也是震惊不已。
一个小渔村的年轻人,竟然有这么超前的观念,这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王振邦闻了闻心神,走出来保证道,“乡亲们放心吧,只要陈稷致力于乡村发展,我们县政府一定会大力扶持的!”
听到王振邦这么说,陈稷彻底是放下了心。
他的贸易公司没问题了。
陈稷笑着说道,“大家都听到了,县政府的领导也支持了,也就是说,只要我能打通销售渠道,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肯定能让大家赚到钱,过上好日子的!”
杨建军一看火候差不多,他又拿起了大喇叭道,“好了,现在,我即将为乡亲们打开驾驶舱,看看现代渔船是怎么操作的,请大家排好队,依次进入!”
陈稷要招募渔船船员的风声,早在几天前就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