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钢铁洪流的崛起·1937年10月10日 - 10月25日
1937年10月10日清晨,寒露刚过,郑集镇被一层薄薄的霜雾笼罩。杜承渊裹着军大衣,踩着满地霜花走进兵工厂。此时,徐州地区的局势正愈发紧张。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妄图扩大战果,华北与华中的日军计划沿津浦铁路南北对进,夹击徐州。而在10月,日军虽尚未对徐州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已在逐步渗透,华北日军第10师团正从山东方向缓缓逼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已察觉到日军意图,开始在徐州周边集结兵力,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但防线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新扩建的兵工厂内,机床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吆喝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钢铁的味道。杜承渊将本土工头和技术骨干召集到临时会议室,神色凝重地说道:“从今天起,所有设备和材料的运输都安排在夜间,无关人员不许靠近西仓库。这些设备是通过秘密渠道从上海租界购得,对我们至关重要,绝不能有半点闪失。”实际上,日军的侦察小队已在黄集镇周边出没,试图刺探这支抗日武装的虚实,兵工厂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被敌人盯上。
待众人散去,杜承渊独自走进办公室,确认门窗紧闭后,打开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界面。他指尖飞速划过虚拟屏幕,耗费18万余额兑换十台电弧炼钢炉、五套精密镗床以及二十吨特种合金钢。蓝光闪过的瞬间,他迅速拉开窗帘,警惕地观察四周,确认无人窥见异样后,才通知心腹士兵连夜将设备转移至封闭的西仓库。与此同时,在日军设在滕县的情报站里,一份“郑集镇出现不明重型设备运输”的密报被紧急送往日军指挥官森田大佐手中。森田大佐在作战会议上,脸色阴沉地说道:“杜承渊的部队近期动作频繁,必须密切监视,增派一个侦察中队,务必要查清他们的底细!”
“旅长,这些洋玩意儿到底咋用?”周大锤挠着后脑勺,一脸疑惑地盯着神秘到货的设备。杜承渊早有准备,递过伪造的英文说明书复印件,沉稳地说:“德国专家明天就到,他们会指导安装。记住,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靠近。”当晚,杜承渊亲自监督设备调试,专注地检查每一个零件的安装、每一条线路的连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直到凌晨三点,确认所有机器运转正常,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住处。而此时,在徐州日军司令部,一份标注着“郑集镇可疑军事活动”的加急电报正发往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请求增派空中侦察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