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风中,不留一丝痕迹。
当理萌拖着灌了铅般沉重、却又被一种奇异兴奋感支撑着的身体,回到他那个被油布包裹着的工具包旁,准备记录今日这惊心动魄的数据时,手指触碰到了一个异物。
他疑惑地解开油布,发现里面多了一张边缘裁剪异常整齐、质地奇特的素白纸条。上面用清隽飘逸、仿佛带着云霞之气的笔迹写着两行字:
风轮锁云气,岩骨藏机巧。
若问能源事,须看元素潮。
理萌捏着这张凭空出现的纸条,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他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那里,紊乱的雷光依旧在厚重的铅云中不甘地翻滚闪烁。他的另一只手,无意识地在被雨水打湿、变得粗糙模糊的图纸上,划过那个他反复勾勒的“能量转换”符号。一个更大胆、更疯狂的念头,如同种子,在这风雨过后的泥泞中悄然萌发。
另一边,几位惊魂未定、身上还滴着水的难民,围着坐在一块干燥大石上休息的静怡。他们心有余悸,又充满敬畏地指着远处风车基座核心处,那在渐息风雨中依旧散发着柔和稳定蓝光的悬浮石头。
“静怡…静怡姑娘,”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声音还带着颤抖,“那…那石头为啥能飘着?是仙法吗?是仙人…在帮咱们吗?”她眼中充满了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和祈求。
静怡推了推被雨水打湿、有些滑落的眼镜,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温润平和。她看着妇人怀中孩子好奇的眼睛,声音清晰而平缓,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缓缓道:
“那不是仙法,大娘。”她顿了顿,组织着能让这些朴实民众理解的语言,“这就像…嗯,就像古时璃月传说中的‘列子御风而行’。风,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托举着人身,翱翔于九天之上。这浮空石,便是巧妙地‘御’了一种我们暂时还看不见的‘风’,一种蕴含在这天地万物之间、流转不息的能量法则。”
她看到众人脸上似懂非懂却充满求知欲的神情,继续深入浅出地解释:“我们璃月,千年传承,‘天工开物,百艺争鸣’的精髓是什么?正是洞察这天地万物运行的道理,借自然之伟力,造益民之器啊。”她抬手指向那在微风中缓缓调整转速的巨大风车,“这风车,这引来的水,这活过来的田地,不正是先人的智慧,加上我们今日的巧思,在这绝境中延续下来的明证吗?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是知识、汗水与信念的结晶,并非遥不可及的仙术。”
妇人和周围的难民们听着,眼中的敬畏渐渐化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