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镊子,细长的金属臂前端精巧地镶嵌着一小块水晶磨成的放大镜。她用这镊子,稳如磐石地夹住一片薄得近乎透明、边缘焦黑卷曲的桑皮纸残片。右手,是另一把更细、更尖的镊子,尖端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微芒。她全神贯注,手腕以几乎难以察觉的幅度移动着,试图将这片脆弱的记忆,归位到一张同样布满虫蛀和焦痕、几乎支离破碎的古籍页面上。汗水从她光洁的额角渗出,沿着白皙的皮肤滑下,滑过微微颤抖的睫毛,带来一阵细微的刺痛和模糊,她却浑然不觉,只是下意识地眨了眨眼。
喀。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那片承载着千年时光的碎片,终于严丝合缝地嵌入了它原本的位置。就在那一刹那,一行模糊、却顽强存续下来的璃月古篆,如同被尘封的密码骤然激活,猝不及防地撞入她的眼帘:
“嘉禾共生术:高禾固土,矮豆肥田,双实可期。”
“高禾…矮豆…共生…”静怡无意识地喃喃出声,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落地。然而,在她脑海中,无数尘封的古籍记载、农谚歌谣、乃至田间老农口耳相传的经验,瞬间被这寥寥数字点燃、串联起来!《提瓦特农谚集注》中那句“紫花傍稷,其土不瘠”猛地跳出,与“矮豆肥田”四字轰然相撞!阻塞的思路豁然开朗,一个困扰她许久的、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利用贫瘠土地的问题,答案仿佛就藏在这古老的智慧里!
她猛地丢开镊子,甚至顾不上擦拭糊住视线的汗水,一把抓过旁边的炭笔和一张还算平整的草纸。手腕翻飞,炭笔在粗糙的纸面上发出急促的沙沙声,飞快地勾勒起来:
高大的玉米秆如同绿色的立柱,挺拔而充满力量感——这便是“高禾固土”!
在其下方,原本较为稀疏种植的紫花菜被紧凑地排成了双行,密密麻麻,叶片如小巧的紫色盾牌——这不正是“矮豆”?
她用急促、有力的虚线示意着地下的世界——玉米深扎的、如同主根须的根系网络,与紫花菜那更为细密、浅层的须根,如同亲密无间的邻居,在地下悄然交错、缠绕。她想起了古籍中关于“地力流转”、“根须相亲”的描述,紫花菜的根系能滋养土地的特性被清晰地标注在旁:“矮豆肥田,滋养主禾!”
“行距!对,行距还可以再缩!”她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胸口剧烈起伏,炭笔在纸上用力一点,留下一个浓黑的印记,“缩到一米!紫花菜的种植密度至少能增加一倍!让它们更紧密地‘共生’,更充分地发挥‘肥田’之效!这…这才是‘嘉禾共生术’的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