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的人,都不用陈召等人赶他们走,拿了东西过来贺喜的村民们,就众志成城的把他们给挤兑走了。
一方面大家都带了东西,就王大娘的儿子儿媳没带,这让大家觉得自己很吃亏。
另一方面,以这家人的不要脸程度,他们要是和这两口子坐了同一张桌子,那么这张桌子上的任何好东西,这两口子绝对会连吃带拿占去起码一半。
别人不管是吃还是拿,都只会用自己的筷子去盘子或者盆子里夹。“同桌村民人人有份”,这是大家长久以来都在默契遵守的隐形规则。
但你要是和这家人坐一桌,什么好东西端上来,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把盘子或者陶盆抢到自己面前。
他们每人扒拉一碗,剩下的才是这张桌子上其他人的。
这谁能忍?
你骂他他当耳旁风,你跟他抢,他不怕抢翻了盘子或盆糟蹋东西,他们却总是会在下手的时候有所顾忌。
同样的事情发生的次数一多,村民们反应再迟钝,也难免会对这一家子生出最高级别的防备心理。
这也就导致了,所有村民都不愿意和这两口子坐同一张桌子。
他们坐哪一桌,原本坐在那一桌的村民就会骂骂咧咧的拿着自己的碗筷换位置,去和其他桌子的村民们拼桌。
这些人一走,他们就两个人坐在那儿,又是压根儿就没随过礼的,想也知道主家是不会给他们上菜的。
两人于是又厚着脸皮去其他缺人的桌子旁,和另一拨村民挤一桌。
然后,这桌的村民也骂骂咧咧换位置了。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院子里很快就变得比菜市场还吵了。
就连谢莞娘她们这些在厨房备菜的人,都被外面的动静给吸引出来了。
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之后,谢莞娘穿着围裙走了过去。
她怕再闹下去,村民们火气上来,会和这死皮赖脸追着他们的王家两口子打起来,破坏了今天的喜庆氛围。
如此这般叮嘱了一脸气愤的陈召大哥两句,谢莞娘走过去,薅着王大娘儿媳的头发,二话不说把她拖到了院门之外。
陈召大哥和他的一位堂弟紧随其后,两人薅着王大娘儿子的两条胳膊,把他也给拖出了郝玉家。
三人在行动过程中,全都是走的院子正中的青石板路,特意避开了摆在道路两侧的一张张桌子,所以除了这两口子占据的那个条凳,因为他们的这番动作倒了下去,其他东西都好好的待在它们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