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接过,然后齐心协力在那张宽大的饭桌上快速清理出一块空地来。
陈超小心翼翼地将纸张铺平展,而陈星则乖巧地站在一旁,熟练地帮助陈胜研磨墨水。待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陈胜深吸一口气,提起笔来,神情专注地准备开始书写。他笔下所描述的乃是关于青霉菌的详细信息:“青霉菌这种菌类,一般来说主要分布在那些富含大量有机物的土壤之中,以及较为潮湿的环境之下。除此之外,它还常常出没于已经腐烂变质的馒头、饺子、水果之类的食物上面。而且,青霉菌形成的菌落往往呈现出蓝绿色、灰绿色或者白色等等不同的颜色;其菌落的形态大多类似于绒毛状或是棉絮状,表面并不光滑平整,但是菌落的边缘却显得十分清晰明确。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种类的青霉菌,它们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霉味呢。”
“胜儿,你写的这个青霉菌,到底具体是个啥玩意儿呢?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咋从来都没听人提起过呀!”陈胜的二爷爷满脸疑惑地问道。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因为好奇而微微颤动着。
陈胜微笑着解释道:“二爷爷,这青霉菌其实是一种微小得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细菌。不过您别担心,虽然咱们看不到它,但它所产生的青霉素却是能够被我们发现的哦。说到这青霉菌啊,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它们能够有效地分解那些复杂的有机物质,就像是大自然里勤劳的清洁工一样,不断地推动着土壤中各种物质的循环和转化。而且啊,这些小家伙还有可能成为植物们的‘保护神’,帮助它们抵御来自病原菌的侵袭,让植物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但要想让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可不简单呐,只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行,比如要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合适的湿度以及恰到好处的温度等等。一旦这些条件都满足了,青霉菌就会像变魔术似的制造出青霉素来。而这种青霉素,正是我们急需用来治疗伤口的良药啊!”
陈胜介绍完,换了一张纸,又开始在纸上继续写着,从青霉菌中获取青霉素方法:1、选择高产青霉素的青霉菌株,将选定的菌株接种到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上(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在温度约25°C,湿度约70%的环境下培养几天,使其产生大量孢子。2、将制备好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的培养,使孢子萌发并形成菌丝体,将种子培养后的菌丝体转移到大型发酵罐中,加入富含营养成分的发酵培养基(如糖水、玉米浆、等),在发酵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25-28°C)、酸度值(6.0-6.5)、溶解氧浓度(通常通过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