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这方面是真的有着局限性,这不是说不聪明,只是思想和见识面的问题。而陈胜父亲以前也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高度不够。
“我等也赞成”,其他人见大王都表态了,也纷纷发表赞成意见。
“那行,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各部就尽快商量出一个方案出来吧,至于建材,制造司安排人去那边搭建砖窑和水泥厂吧,就地取材生产,至于煤炭,可以先从这边运过去,同时在那边开展探矿,看有没有煤矿或其他可用矿产”,陈胜说道。
“是,下来我就安排”,李老四答道。
“去年的商贸咱们赚了不少钱财和物资,这得感谢商务司,所以今年开始,工人们的工资可以适当的提一提了,让百姓们能够高高兴兴的心甘情愿的参与建设”,陈胜说道。
“是,下来我们就经过分析和计算,尽快拿出方案”,财政部部长赵大江答道。
“既然是建设新城,驻军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批管理官员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各类相应物资,军部和行政司尽快制定出方案来”,陈胜继续吩咐道。
“是”陈林之和杨元广同时应道。
“那相应的教育、医疗、救急也要安排组建好”,陈胜说道。
“是”,刘秀才、刘大为、陈超一同答道。
“这事对建设部是最具挑战的,你们同时要负责几个地方的建设,有没有问题”,陈胜对着赵宽问道。
赵宽思索了一下说道:“王子,要说没问题是假的,主要还是工程师人手问题,普通工人倒是不缺,因此,永夏寨那边新城的建设速度怕是快不了。”
“嗯,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大家有好的意见吗”,陈胜问道。
“王子,微臣认为,永夏寨那边新的建设可以缓慢进行,毕竟砖厂和水泥厂的建设需要时间,材料生产出来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差,其他的建设应该能进行不少了”,刘秀才说道。
“嗯,刘老分析的不错,那李老那边就安排好吧,先从相关的各部抽调一点人手去指挥建设,把基础先做好。还有到各个矿场的大路,也可以组织开工了,能安排多少人就建设多少就行,只要在推进建设,总是好的,人员充足就大步快跑,人手不足就小步前进”,陈胜说道。
“是”,李老四和赵宽应道。
“那就这么定了,虽然咱们多路并行,但是开荒和农耕生产可不能荒废,也要大力发展,把饭碗端牢了,因此招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错开农忙时间,说道这里,工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