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源源不断地流经黄大海那双神奇的双手,然后如潮水般涌向原大周的每一个繁华的大城。除了盐城这个特殊的地方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公开售卖精盐之外,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购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理所当然,仿佛这些商品本来就应该属于这里一样。
当然,隐藏一件事情在短期内确实相对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秘密往往难以长久保持。正如俗语所说,“纸包不住火”,任何试图掩盖的事实最终都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在永乐城的商贸圈子里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频繁的商贸往来与深入的调查,商人们逐渐揭开了货物背后的神秘面纱——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位关键人物:黄大海。黄大海在永乐城的名声显赫,他的商行成为了众多商品的集散地,但关于这些商品的真实来源,却不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尽管如此,黄大海对于货物的真正来源地,远在边陲的楼兰国,保持了高度的机密性。北侯王作为少数知情者之一,对这一事实了如指掌,而其余三位侯王尽管费尽心思,试图从黄大海及其手下那里获取更多信息,但都无功而返。黄大海的谨慎与保密措施显然非常到位,他甚至对背后可能存在的调查不屑一顾。在他看来,即便秘密最终泄露,也无关紧要。因为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货物的供应链。黄大海对“楼老板”的信任几乎是绝对的,这种信任不仅基于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更源于“楼老板”一贯的诚信与可靠。
在后续的交易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各大朝廷意识到这些货物的重要性后,纷纷派遣特使秘密接触留在永乐城的商队负责人,希望能够绕过黄大海,直接与楼兰国(华夏)合作,以确保稳定的货源和高利润。然而,所有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陈三娃代表着楼兰国朝廷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只与黄大海进行贸易,其他任何想要获取这些珍贵货物的人,都必须通过黄大海这一渠道。
这一结果不仅进一步巩固了黄大海在永乐城乃至整个商贸圈的地位,还凸显了他在谈判中的高超技巧和对市场形势的精准把握。黄大海深知,掌握独家货源意味着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因此他牢牢把控着这条供应链,确保自己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黄大海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与楼兰国朝廷的紧密联系,还在于他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和维护。这种互信关系使得他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更加从容不迫,无论是朝廷的施压还是竞争对手的挑衅,都无法动摇他在商贸领域的主导地位。此外,黄大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