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坐北朝南,厢房朝向则均为东西向,面主房而立。
四大建筑的周围还有很多其它宫殿房屋,但最显眼的莫过于坐落在高高台基之上的坤宁宫、乾清宫、太和殿,三座宫殿都采用了抬梁式结构,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它的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的区域为山花。其上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墙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显得气势磅礴;而高大的台基更是抬高了整个建筑的视觉效果,不仅体现出宫殿建筑的高大和威严,殿宇楼台,高低错落,使其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而且有利于建筑本身的稳定及防潮。
坤宁宫和乾清宫之间是一块一百平米的广场,广场左右两侧则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乾清宫和太和殿之间也有一块一百平米的广场,广场左右两侧也是排列整齐的廊庑,让每栋建筑都看起来形同四合院一样。而在太和殿两侧的廊庑外面,向两边延伸出来一排正在修建的深宫围墙,等里面的配套建筑修建完成后,再形成合围之势,将坤宁宫、乾清宫、库房等重要建筑防护在内。
远远的还可以看到,皇宫内还有一些配套房屋、假山花园、花草绿植、排水沟渠等设施还在修建。太和殿和太和门之间有一块广场,按规划有一万平米之大,用作百官进谏之用。按照规划,此广场两侧修建廊庑形成四合院,廊庑设计拱门,分别通向左边修建来用作文职大臣日常处理公务之用的宫殿,右边修建来用作武职大臣日常处理公务之用的宫殿。太和门与午门之间还有一块一千平米的广场,广场两边也有廊庑形成四合院,廊庑设计拱门,分别通向左边的文华殿和右边的武英殿。而午门又会向两边延伸出去城墙和角楼,将整个皇宫维护在内。午门外又会有一块两万平米的超大广场和通向左右和前面三个方向的主干街道,用作华夏朝举行阅兵或其他大型活动。
当然,后面这些都还没有建设出来,只是陈胜提前做的规划。看到这里,陈胜不光心里满意,还有些心情澎湃,有种急切希望早点建设完成的冲动。
整体已经看完,陈胜心里有了全面的认识,于是带着护卫继续向着修建好的建筑而去,首先来到的是太和门,这里的太和门则是修建的一座高大的城门,有5个门洞,其中中间双开的门洞较大,是皇帝出入的通道,而两侧的门洞则供文武大臣和宗室成员使用,城墙有十米之高,全用砖块和水泥砌成,在城墙上的正门处,也有一座歇山顶的城楼,城墙边沿还有间隔有致的墙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