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回家研究了几天,最后和宋砚洲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订阅《文新报》。
《文新报》相较于《解放日报》,它的副刊相对开放,可以刊登一些生活化稿件,还有专门的小说版块,在这两个版块投稿相对安全,不容易触发某些敏感事项。
这年头个人想要订阅报纸不像后世一样方便,在手机扫码下单即可。
需要去公社革委会开具《订阅政治审查证明》,内容需注明“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无历史问题”,并加盖公章,拿着这份证明才可以去邮电所订阅报纸。
这个宋砚洲已经帮她在公社搞定了证明。
叶西西只要拿着这份证明去邮电所办理,办理时需要出示身份证明,并填写《报刊订阅申请表》,邮电所复核通过后,交了钱就算完事。
接下来就可以回家等邮递员派送报纸。
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农村地区的邮政投递体系因为基础设施不像城里那么健全,即使完成订阅手续,也根本不可能实现像后世那样“每天及时收到报纸”的现代投递标准。
特殊时期农村邮路普遍实行“周三班”制度,即每周一三五投递,乡村邮件由专职投递员每周三次送达生产大队部,再由大队文书分发给到各生产队。
好消息是青禾村离沪市才几十公里的距离,加上从村里通往镇上或者是通往县城以及市里的道路都还算完善,不像一些边远山区般交通闭塞,所以大概率每周至少可以收到2次报纸。
所幸叶西西并不追求时效性,所以这个算不上问题,只要能定期收到便可。
叶西西订了全年的《文新报》,一共花了3.6元,留了收据作为凭证。
报纸订好后,叶西西将自己这几天写的两篇稿子贴上邮票寄到《文新报》位于沪市的编辑部,这才离开邮电所。
之后她去了废品站陈老头那,这次不像上次和宋砚洲来一样运气爆棚,什么好东西也没淘到,她买了一堆二三十年前的旧报纸,听说是镇上有户人家搬家,从储物室里搜出来的。
反正就当看八卦旧闻解解闷,也是一件趣事。
现在乡下太无聊了,不像后世晚上娱乐节目丰富,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烧烤啤酒小龙虾,更加没有酒吧KTV足浴姐妹趴……
所以这个年代的媳妇们为什么一个孩子接一个孩子地生?
那都是娱乐项目匮乏造成的!
晚上大家上床时间又早,那不就得黑灯瞎火在床上两夫妻找点节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