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小手紧紧捏着镊子,神情专注得如同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把星星灯按照江豚声纹的频率仔细排列着。他一边排列一边兴奋地说:“这样观众用激光笔照的时候,灯珠会跟着‘唱歌’,就像江豚在和大家互动一样。”那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期待。
邹善坐在对面一把有些陈旧但很有质感的旧藤椅上,手里磨着一块船用铜片,他打算用这块铜片做模型的底座。他的动作沉稳而熟练,每一下打磨都带着专注和认真。铜片在砂纸的摩挲下渐渐发亮,映出他棱角分明、专注的侧脸,脸部的肌肉随着打磨的动作微微起伏。他头也不抬地说道:“别把灯珠粘太密,上次做探测器的灯阵,就是因为太密导致散热不好,最后出了问题,还记得吗?”林夜轻轻“嗯”了一声,指尖在灯珠间轻轻一划,几盏原本位置不太合适的灯突然自己挪开了半寸,间距刚刚好,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精准操作。
诸葛亮手持那把标志性的羽扇,慢悠悠地走到模型图纸前,羽扇轻敲着图纸,眼神中透着智慧的光芒。他说道:“轮盘边缘可加圈反光条,就像夜航船的舷灯一样,这样观众在远处也能看清转动轨迹。”他又指着图纸角落,耐心地解释:“此处留个暗格,放你们的破案笔记复印件,观众‘偷’对三次灯,暗格就自动弹开,算个小奖励,能增加互动的趣味性。”林昼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像两颗闪烁的星星,他立刻从设备箱里翻出一卷反光胶带,兴奋地往轮盘边缘贴去。可胶带贴得歪歪扭扭的,林夜见状,伸手在上面虚虚一拂,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胶带突然自己排得笔直,连接口都严丝合缝,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规整好了。
周瑜正全神贯注地调试模型的传感器,他把激光笔对准轮盘中心,皱着眉头思考着。他说道:“灵敏度太高会误触,就像当年水师的了望塔,太灵敏会把水鸟当成敌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说着,他仔细地往传感器上贴了层薄纸,认真地解释:“加这个缓冲,只有激光笔停留超过两秒才会触发,刚好够观众瞄准。”林夜点了点头,指尖在传感器上轻轻一点,原本跳得飞快的指示灯突然变得沉稳起来,就像被安抚的脉搏,规律而稳定。
中午,一行人前往博物馆踩点。特展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忙碌地布置“江龙案”展区。玻璃柜里,“水獭号”的货舱模型精致而逼真,旁边摆着那本关键账本。泛黄的纸页因为年代久远,边缘有些微微卷曲,“处理浮尸费用”的字迹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清晰可见。林昼穿着运动鞋,蹦蹦跳跳地跑到玻璃柜前,趴在玻璃上,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