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太史慈下了城楼,身穿甲冑,骑著马提著枪,眼中杀意湛然。
\n
在太史慈身后,骑兵肃然。
\n
骑兵后面,是城內浩浩荡荡的步兵军阵。所有的步兵身穿甲冑,气势森然。这些將士的士气极为高涨,都知道这是立功的机会,都想在这一战中取得胜利。
\n
嘎吱!
\n
城门打开,露出了城外进攻的联军。
\n
太史慈眼中掠过精光,在吊桥缓缓放下刚刚要落地的时候,就策马发起衝锋。六千骑兵也是瞬间前进,跟著太史慈跃马衝锋,发起猛烈的进攻。
\n
骑兵杀出城,太史慈长枪舞动,不断击杀挡在前面的敌人,压制联军进攻的攻势。在太史慈的身后,一个个骑兵挥舞著手中的战刀,一柄柄战刀劈下,斩落在联军士兵身上。
\n
骑兵对步兵,在骑兵猛衝的前提下,杀入联军的瞬间,爆发出来的杀伤力是最强的。
\n
一瞬间的突进,杀得联军乱窜。
\n
骑兵第一波的攻势爆发后,杀伤力稍微减弱。如果大批的联军围上来,把骑兵围堵起来,使得骑兵不能继续跑马衝锋,骑兵就容易被歼灭。
\n
可是,太史慈凶猛衝刺,不断的往前冲,带动骑兵的士气,没有被堵住。另外,骑兵的后面,大批明军步兵已经提著刀杀了出来。
\n
明军步兵的存在,起到了牵制联军的作用,减轻太史慈麾下六千骑兵的压力,使得骑兵进一步跑马衝刺,形成了攻势。
\n
明军反扑,没过多长的时间就已经压制联军的攻势,迅速往前推进,把战场廝杀的战线一点点往外推移。联军一点点的后退,虽然暂时不敌,却只是一部分兵力参战。
\n
实际上,在华盛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