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 姜维大怒,说他这是 “画蛇添足”。姜维最终在狄道包围了王经,但没能攻下城池。自从张翼提出不同意见后,姜维心里就和他不和睦,但常常强迫他一起行动,张翼也不得已只好前往。
景耀二年,张翼升迁为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景耀六年,他和姜维都在剑阁,一起到涪县向锺会投降。第二年正月,他跟随锺会到成都,被乱兵杀死。《华阳国志》记载:张翼的儿子张微,专心好学,官至广汉太守。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建安年间,他跟着张飞进入蜀地。建兴初年,丞相诸葛亮任命他为主簿,后来又升迁为参军右中郎将。
诸葛亮去世后,吴国担心魏国可能会趁着蜀国衰弱的时候攻打蜀国,于是增加了巴丘的守军一万人,一来是想在蜀国遇袭时能出兵救援,二来也是想在形势变化时趁机分割蜀国的土地。蜀国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军,以防备意外情况发生。宗预奉命出使吴国,孙权见到他后问道:“东吴和西蜀,就像一家人一样,可我却听说西蜀又增加了白帝城的守军,这是为什么呢?” 宗预回答说:“我认为东吴增加巴丘的守军,西蜀增加白帝城的守军,都是根据局势发展理应如此的做法,实在没必要互相追问。” 孙权听了大笑起来,很欣赏他这种刚直不阿的态度,对他十分优待,敬重程度仅次于邓芝、费祎。后来,宗预升任侍中,又转任尚书。
延熙十年,宗预担任屯骑校尉。当时车骑将军邓芝从江州回到朝廷,来朝见时对宗预说:“按照礼仪,人到了六十岁就不应该再从军了,可你刚接受兵权,这是为什么呢?” 宗预回怼道:“你都七十岁了还没放弃兵权,我六十岁接受兵权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要知道邓芝性格骄傲,连大将军费祎等人都要让他三分,唯独宗预不肯向他屈服。
后来宗预再次出使东吴,临别时孙权握着他的手,流着泪说:“您每次奉命出使,都为两国的友好关系立下功劳。如今您年纪大了,我也衰老了,恐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说完就送给宗预一斛大珍珠。宗预在临别时对孙权说:“蜀地偏僻狭小,虽说我们是邻国,但东西双方相互依存,吴国不能没有蜀国,蜀国也不能没有吴国,君臣之间相互依靠,希望陛下能慎重考虑。” 又说自己 “年老多病,恐怕再也不能侍奉陛下了”。不过,孙盛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帝王的基业要依靠道义来巩固,要是只靠欺诈和武力,即便一时强大最终也会失败。何况蜀吴两国地处偏远,仅凭山水的险阻,就想结盟万里、长久相互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