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着把自己变成俘虏,给敌人留下千古恨呢?诸葛亮说过:“事情要是成不了也就罢了,怎么能再做人家的下属!” 这话多有骨气,能让懦夫振作起来。看古代燕、齐、荆、越这些国家战败后,有的国家覆灭君主被杀,有的君主像鱼鸟一样逃窜,可最终还能建功立业,恢复国家,这难道是靠上天帮忙,其实还是人谋划的结果。要是当时抱着苟活的想法,听了谯周的话,怎么能重建国家,留下好名声呢?刘禅本来就是昏君,谯周实在是个庸臣,跟申包胥、田单、范蠡、文种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当时晋文王司马昭担任魏国相国,因为谯周有保全蜀国的功劳,封他为阳城亭侯。又下诏书征召谯周,谯周出发到汉中后,因为生病无法前进。咸熙二年夏天,巴郡人文立从洛阳返回蜀地,路过时去见谯周。谯周谈话间,在木板上写下字给文立看:“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 说的是司马氏,“月酉” 指的是八月,到了八月,晋文王司马昭果然去世了。
(《华阳国志》记载:文立,字广休,年轻时研究《毛诗》《三礼》,还广泛通晓各种书籍。刺史费祎任命他为从事,后来入朝担任尚书郎,又被费祎征召为大将军东曹掾,逐渐升迁为尚书。蜀国被魏国吞并后,设立梁州,文立首先担任别驾从事,被推举为秀才。晋泰始二年,被任命为济阴太守,升迁为太子中庶子。文立上书说:“过去蜀国的大官以及尽忠殉国者的子孙,虽然在郡国做官,有的没有才能,和普通百姓一样处境艰难;另外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的子孙流落到京城一带,应该分别根据他们的才能安排任用,来安慰巴、蜀百姓的心,让吴国人产生归附的愿望。” 这些事情都得到了施行。文立转任散骑常侍,提出可行的建议,废除不可行的做法,弥补了很多朝政的不足。逐渐升迁为卫尉,朝中大臣佩服他的贤能文雅,是当时有名的卿大夫。咸宁末年去世。文立的章奏、诗赋、论颂等共有几十篇。)
晋朝建立后,多次下诏让谯周所在地的官府发送他到京城。谯周于是带病乘车前往洛阳,泰始三年到达。因为生病不能起身,朝廷派人到他住处任命他为骑都尉,谯周于是自己陈述没有功劳却受封,请求归还爵位和封地,朝廷都没有同意。
泰始五年,我曾经担任本郡的中正,清理审定事务完毕,请求休假回家,前去和谯周告别。谯周对我说:“从前孔子七十二岁、刘向和扬雄七十一岁去世,如今我年纪超过七十,希望能仰慕孔子的遗风,可以和刘向、扬雄看齐,恐怕过不了明年,必定就会去世,不能再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