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可以了,您是不能阻止我的。” 当时有人怀疑杨洪想自己做长史,有人怀疑杨洪知道张裔自己有顾虑,不愿意让张裔担任重要职位,掌管后方事务。后来张裔和司盐校尉岑述不和,甚至到了怨恨的地步。诸葛亮给张裔写信说:“您从前在陌下,军营战败,我为您操心,吃饭都不知道味道;后来您流落到南海,我为您悲伤叹息,睡觉都不安稳;等到您回来,我把重任托付给您,一起辅佐王室,自认为和您是古代坚贞不渝的石交。石交的道理,是推荐仇人来互相帮助,割舍骨肉来表明心意,尚且不会相互道歉,何况我只是把心意寄托在岑述身上,您就不能容忍吗?” 议论的人因此明白杨洪是没有私心的。
杨洪年轻时不喜欢学问,但他忠诚清廉、真诚坦率,为公家的事担忧就像为自己家的事一样,侍奉继母极其孝顺。建兴六年,他在任上去世。
当初杨洪担任李严的功曹时,李严还没离开犍为,杨洪就已经担任蜀郡太守了。杨洪提拔门下书佐何祗,何祗有才智谋略和功劳才干,被推举为郡吏,几年后就担任了广汉太守,当时杨洪也还在蜀郡任职。因此西蜀地区的人都佩服诸葛亮能充分发挥当时人才的作用。
《益部耆旧传杂记》说:每次朝会,何祗的座位排在杨洪后面。杨洪嘲讽何祗说:“你的马为什么跑得这么快?” 何祗说:“老部下的马不敢跑得快,只是您还没挥鞭子罢了。” 众人传扬这件事当作笑谈。
何祗,字君肃,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人宽厚通达,身材十分高大,还很能吃,喜好歌舞女色,不注重节俭,所以当时的人不太看重他。他曾经梦见井里长出桑树,就去问占梦的赵直,赵直说:“桑树不是井里该有的东西,你将会被调任;不过‘桑’字是‘四十’下面加‘八’,你的寿命恐怕超不过四十八岁。” 何祗笑着说:“能活到这个岁数就够了。”
何祗起初在郡里任职,后来担任督军从事。当时诸葛亮执法严厉细密,暗中听说何祗嬉戏游乐,放纵不羁,不勤于职守,曾经突然前去审查狱中案件。众人都为何祗感到害怕。何祗暗中得知后,连夜点起灯火审讯囚犯,阅读各种解状。诸葛亮早上到达,何祗已经能把这些都背诵下来,回答解释没有一点迟疑,诸葛亮对此感到十分惊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祗后来出京补任成都令,当时郫县令空缺,就让他兼任两个县的县令。这两个县户口众多,靠近都城,有很多奸邪之事,何祗常常睡觉,可每当他醒来,总能发现奸诈之事,众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