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什么快慢呢!” 得到后主向东迁移的消息后,霍弋才率领六郡的将领和太守上奏表说:“我听说人一生受恩于君、父、师三人,对待他们要一样尽心,只要是危难所在,就会献出自己的生命。现在我国灭亡,主上归附,我坚守到死也没有了意义,所以献上自己,不敢有二心。” 晋文王很赞赏他,又任命他为南中都督,把原来的职务托付给他。后来霍弋派遣将领出兵救援吕兴,平定了交址、日南、九真三郡,因功被封为列侯,进封号为崇赏将军。霍弋的孙子霍彪,担任晋朝的越巂太守。
《襄阳记》记载:罗宪,字令则。他的父亲罗蒙,在蜀地躲避战乱,官做到广汉太守。罗宪年轻时因为才学出名,十三岁就能写文章。后主立太子时,罗宪担任太子舍人,后来升任庶子、尚书吏部郎,以宣信校尉的身份两次出使吴国,受到吴国人的称赞。当时黄皓干预朝政,很多人都依附他,只有罗宪不与他同流合污,黄皓怨恨他,把他降职为巴东太守。当时右大将军阎宇统领巴东,担任领军,后主任命罗宪为阎宇的副手。
魏国讨伐蜀国时,征召阎宇向西返回,留下阎宇的两千士兵,命令罗宪防守永安城。不久后罗宪听说成都战败,城中动荡不安,长江边的官吏都弃城逃跑,罗宪斩杀了一个散布成都叛乱消息的人,百姓才安定下来。得到后主投降的指令后,罗宪率领部下在都亭哭祭了三天。吴国听说蜀国战败,出兵向西进发,表面上声称救援,实际上想袭击罗宪。罗宪说:“我国灭亡,吴国本是唇齿相依的邻国,却不体恤我们的危难反而想谋取利益,背弃盟约。况且汉朝已经灭亡,吴国又能长久到哪里去,我难道能做吴国的降虏吗!” 罗宪坚守城池,修缮武器,向将士们宣誓,用节义激励他们,将士们没有不拼命的。
吴国听说锺会、邓艾战败,蜀国众多城池没有主人,有兼并蜀国的想法,但巴东被坚守,军队无法通过,就派步协率领部众向西进军。罗宪在长江边抵御射箭,抵挡不住,派遣参军杨宗突围向北出去,向安东将军陈骞告急,又送文武官员的印绶、人质到晋王那里。步协攻打城池,罗宪出兵和他交战,大败步协的军队。孙休发怒,又派遣陆抗等人率领三万人马增加对罗宪的包围。被围攻总共六个月,救援也没有到来,城中一半以上的人都生病了。有人劝说罗宪逃跑,罗宪说:“作为百姓的主心骨,是百姓所敬仰的,危难时不能让他们安定,紧急时刻又抛弃他们,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我要在这里献出生命。” 陈骞向晋王进言,派遣荆州刺史胡烈救援罗宪,陆抗等人率军撤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