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任安是广汉人。年轻时跟着被朝廷聘用的名士杨厚学习,把各种典籍研究得透彻,还去京城游历过,回到家乡后就讲学,和董扶因为学问品行都好而名气相当。郡里请他做功曹,州里征召他做治中别驾,他都没干多久。后来被举荐为孝廉茂才,太尉也征召他,还被任命为博士,公车府也来征召,他都称病不去。州牧刘焉上表推荐任安,说他精通道义,气节高尚,看他的器量,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该让他担任辅佐重臣,来消除意外的灾祸,应该用玄纁这样的礼器去征召他。可因为王道被阻隔,最终也没去聘请他。任安七十九岁时,在建安七年去世,门生们都很仰慕他,为他立了碑。后来丞相诸葛亮问秦宓任安擅长什么,秦宓说:“记住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过错。”
刘璋当益州牧的时候,秦宓的同乡王商做治中从事,给秦宓写信说:“一直过着贫贱困苦的日子,难道能过一辈子吗?卞和抱着宝玉向世人展示,你也该来一趟,和州里的长官见个面。” 秦宓回信说:“从前尧帝优待许由,不是不够宽容,可许由还是去洗了洗耳朵表示不愿听;楚王聘请庄周,不是不够大度,可庄周还是拿着鱼竿没回头。《周易》里说‘坚定得不可动摇’,有什么好展示的呢?再说凭着国君的贤明,你又做着好辅佐,不在这时候献上萧何、张良那样的计策,这可算不上聪明。我能在田地里晒背,读着颜回那种箪瓢陋巷的故事,吟咏着原宪那种住破屋的生活,时常在山林沼泽间漫步,和长沮、桀溺那样的人作伴,听黑猿悲伤地鸣叫,看鹤在深泽里鸣叫,安安稳稳过日子就是快乐,没忧愁就是福气,拥有空虚的名声,像不愿显露的神龟一样,了解我的人少,那我就更显尊贵了。这正是我得意的时候,哪有什么困苦的忧愁呢!”
后来王商为严君平、李弘建立祠堂,秦宓给王商写信说:“我生病躲在家里,刚知道你为严君平、李弘建立祠堂,可算得上是厚待同类、为朋友尽力了。看严君平的文章,天下第一,有许由、伯夷那样的高洁操守,像山岳一样坚定不移,就算扬雄不赞叹,他本来也光明磊落。像李仲元要是没遇到扬雄的《法言》称赞,名声肯定会埋没,就是因为他没有虎豹那样显眼的文采,可也算得上是攀龙附凤的人了。像扬子云潜心着述,对社会有好处,像泥里的蟠龙一样不被污染,品行能和圣人老师相比,现在天下人都在谈论吟咏他的文章。地方上有这样的人,能让四方都感到荣耀,奇怪的是你竟然忽略了他,不给她立祠堂。蜀地本来没有学者,文翁派司马相如向东去学习七经,回来教导官吏百姓,从那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