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一筹吗?” 庞统说:“劣马就算跑得再快,能驮的也不过一个人罢了;笨牛一天能走三百里,能驮的难道就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吗!” 顾劭还跟庞统住了一晚,聊天的时候问他:“你出了名的会看人,我跟你比谁更强点?” 庞统说:“要说熏陶教化社会风气,品评鉴别人才,我比不上你;但要是论起帝王的隐秘策略,掌握世事祸福的关键,我好像比你稍强一点。” 顾劭觉得他说得在理,就跟他亲近起来。
庞统又对全琮说:“你喜欢施舍,看重名声,有点像汝南的樊子昭。”《蒋济万机论》里说,许子将评价人不公平,抬举樊子昭却贬低许文休。刘晔说:“樊子昭从商贩里被提拔出来,到了六十岁,退能安于清静,进能不随便行事。” 蒋济回答说:“樊子昭确实从小到大品行端正,但看他那说话的样子,可比不上许文休。” 庞统觉得全琮虽然智谋不算多,可也是一时的人才。陆绩、顾劭对庞统说:“要是天下太平了,咱们就一起品评天下的人才。” 之后他们跟庞统结下深厚交情,庞统才回去。
刘备掌管荆州的时候,庞统以从事的身份代理耒阳县令,在县里把事儿办得一塌糊涂,结果被免了官。吴国将领鲁肃给刘备写信说:“庞士元可不是只能治理一个小县城的人才,要是让他担任治中、别驾这样的官职,才能真正施展他的才能啊。” 诸葛亮也在刘备面前推荐庞统,刘备就召见庞统,跟他聊得很投机,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江表传》里说,刘备跟庞统闲聊的时候问他:“你曾经是周公瑾的功曹,我当初到吴国,听说有人偷偷跟孙权说事儿,劝他把我留住,有这回事吗?在谁手下就为谁办事,你就别瞒着我了。” 庞统回答说:“确实有这事儿。” 刘备叹着气说:“我那时候处境危急,有求于孙权,所以不得不去,差点就落在周瑜手里了!天下有智谋的人,想法都差不多啊。当时孔明劝我别去,他的心意特别诚恳,也是担心这事儿。我觉得孙权的防备重点在北方,应该会依靠我作为援助,所以才下定决心没犹豫。那可真是走在险路上,不是万全的办法啊。”
刘备对庞统的亲近和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后来庞统就跟诸葛亮一起担任军师中郎将。《九州春秋》里说,庞统劝刘备:“荆州荒凉残破,人才都快没了,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怕是难成事儿。现在益州国家富裕,百姓强盛,户口有一百万,军队装备样样齐全,宝物货物不用从外面求,现在可以暂时借过来成就大事。” 刘备说:“现在跟我水火不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