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物资。大将能得到一万斛粟米、一千匹帛,金银的赏赐也根据官职高低各有不同。同时,他还派出使者到各个郡国巡查。这些使者身负重任,一旦发现有违背常理、苛刻残暴的官员,就得如实举报他们的罪行。这一招,既安抚了人心,又整肃了官场风气。
壬戌日(二月十六日),曹丕对朝廷的重要官职进行了调整。他任命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不仅如此,他还设置了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并立下规矩:宦官担任官职,不能超过各署令。为了确保这项规定能长久执行,曹丕把它写在金策上,郑重其事地藏在石室里。
时间回溯到汉熹平五年(176年),当时谯地出现了黄龙。这一罕见景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光禄大夫桥玄好奇地询问太史令单飏:“这是什么祥瑞之兆呢?”单飏掐指一算,说道:“这个地方以后定会有王者兴起,不出五十年,黄龙还会再次出现。天象和世间之事相互对应,这就是预兆。”内黄的殷登把这番话默默记在了心里。
时光飞逝,四十五年过去了,殷登依然健在。就在延康元年三月,黄龙再次现身谯地。殷登听闻这个消息后,又惊又喜,感慨道:“单飏当年的预言,难道真的应验了!”曹丕得知此事后,把殷登召进宫来。曹丕笑着对殷登说:“以前成风因为相信楚丘的繇辞,就恭敬地侍奉季友;邓晨因为相信少公的话,就接纳了刘秀。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对占卜之术深信不疑,对天象记得如此清楚,真是厉害!”说罢,曹丕赏赐给殷登三百斛谷物,然后让他回家安享晚年去了。
曹丕掌权后的这段时间,魏国局势变动频繁,大事接连发生。
己卯日(三月九日),曹丕任命前将军夏侯惇为大将军。这一任命意义重大,夏侯惇在曹魏阵营战功赫赫,此次升职让他在军事上拥有更高的统领权,也彰显了曹丕对他的信任与倚重。与此同时,濊貊、扶馀的单于以及焉耆、于阗的国王纷纷遣使前来进献礼物。这些远方势力的示好,不仅提升了魏国的威望,也暗示着曹丕统治下的魏国在外交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周边各国都想与魏国建立良好关系。
丙戌日,曹丕下令让史官奏请恢复重、黎、羲、和的职务,目的是让他们敬顺上天,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以顺应天时。然而,虽然有这样的诏令,后世的裴松之查阅资料时却发现,关于这些职务具体是如何履职的,并没有详细记载。到了丁亥日,曹丕又下达一道充满人情味的命令。他想到曾在朝中忠诚正直、坚守仁义的尚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