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这样,我愿意为铲除宦官出一份力。”于是,王芬便与许攸等人谋划起来。恰逢汉灵帝打算北巡河间旧宅,王芬等人便想趁机发动政变,他们上书朝廷,谎称黑山贼攻打劫掠郡县,请求朝廷允许他们起兵平叛。然而,就在此时,北方天空出现一道赤气,横贯东西,遮天蔽日。太史向皇帝上奏说:“这预示着将会有阴谋发生,陛下不宜北行。”汉灵帝听后,便取消了北巡的计划,并下令王芬停止起兵,不久后又征召他入朝。王芬害怕事情败露,畏罪自杀。《魏书》中记载了曹操拒绝王芬的言辞:“废立皇帝这件事,是天下最不吉利的事情。古代有人权衡成败、估量轻重后才施行此事,比如伊尹和霍光。伊尹心怀赤诚的忠心,又占据着宰相的高位,处在百官之上,所以他无论是进是退、是废是立,都能依据形势做出决策,事情也都能顺利办成。霍光接受了辅佐国家的重任,凭借着宗室大臣的地位,在内依靠太后秉政的威严,在外有群臣共同支持的态势,而且昌邑王即位时间很短,没有形成庞大的势力,朝中也缺乏敢于直言的大臣,决策又出自亲近之人,所以他的计划实施起来如同转动圆木一样轻松,事情成功也像摧毁腐朽之物一般容易。如今你们只看到了从前的容易,却没有看到当下的艰难。你们自己想想,你们聚集的党羽,与当年的七国之乱相比如何?合肥侯的尊贵,又怎能与当年的吴、楚两国相比?你们谋划如此不寻常的大事,却希望必定成功,这不是很危险吗!”
在金城地区,边章、韩遂二人起兵叛乱,他们杀害了当地的刺史和郡守,纠集起十余万部众,一时间,天下为之震动,局势陷入极度的动荡不安之中。就在此时,朝廷征召曹操担任典军校尉一职。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变数,恰逢汉灵帝驾崩,太子顺利即位,太后临朝听政,掌控着朝堂大权。
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商议,打算一举铲除宦官势力,以此来稳固朝廷的统治。他们向太后提出这个建议,却遭到太后的坚决反对。何进在无奈之下,竟然想出了一个昏招,他决定征召董卓进京,企图借助董卓的力量来胁迫太后同意诛杀宦官的计划。曹操听闻此事后,不禁苦笑着评论道:“宦官这一官职,从古至今都存在,这本身并无不妥。但历代君主不应该过度给予他们权力和恩宠,以至于让他们发展到如今这般猖獗的地步。如今既然要惩治他们的罪行,只需抓住为首的元凶,派一个狱吏就足以完成此事,又何必大费周章地召集外地的将领呢?想要将宦官一网打尽,如此大的动作,事情必然会泄露出去,依我看,这个计划必定会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