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等人也面露沉思,眉头紧皱。
这些宦官不少出身贫苦,正因为家境不好才入宫做太监,因此最清楚百姓日子多艰难。
大明的土地,大多掌握在官员、勋贵、豪绅手里。
而这些人还经常瞒报田产,逃避税赋。
不少人有个误解,觉得明代只要有了功名,比如考中了秀才,就不用交税了。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按照惯例,当官的和有功名的人本来是应该交税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管理不到位,这些人常常能找到漏洞来逃避税务。
这才是目前最大的难题。
在明朝,只要是种地的人就必须交税,谁都不例外。
免除的只是这些有功名的士子们的杂役,并不是免除赋税。
这就是当时文人所享受的优待。
既然这些有功名的文人,包括文武百官,都应该交税,但他们却不愿意交。
他们往往会隐匿田产来逃避交税。
在整个明朝,并不需要交税的只有两种人:一是皇族藩王,另一个则是像少林寺、静念禅院、慈航静斋这类佛教势力。
当然,不只是佛教,道教也有相似的优惠,例如武当派这类道教的代表,也不必交税。
但除此之外,所有人都必须交税,重点是你是否交税。
看到正德皇帝陷入了沉默,高鸿志也没出声,只是静静在一旁等待,让正德皇帝慢慢消化这些信息。
沉思片刻后,正德皇帝神情认真地看着高鸿志,问他:“高卿,你认为这件事是否已经威胁到明朝的根本了?”
听了正德皇帝的话,司礼监刘瑾和御马监谷大用几人脸上都变得严肃。
这件事已经牵扯到国家根本。
虽然这些人爱钱如命,喜欢敛财,这一点不假。
但他们对正德皇帝极其忠诚,清楚地明白,现在的地位权力都是皇帝给予的。
如果皇帝的权威受损,国家崩溃了,他们这些太监什么都不是。
“回陛下,这件事已经影响到了我朝的根基。”
“按照目前的情形发展下去,明朝必将陷入危险之中。”
“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到那个时候,老百姓就会奋起反抗,推翻朝廷。”
高鸿志一脸严肃地向正德皇帝回答。
“高卿觉得,我们要解决这件事该怎么办?”
正德皇帝思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