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老哥!雅琴姐!出大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了?"王轱辘赶紧转移话题,"着火还是发水了?"
李大勇一拍大腿:"比那还严重!村西头老张家的小子从城里带回来个什么...什么电商项目,说要搞什么'互联网加农业',挖咱们合作社的墙角呢!"
沈雅琴放下抹布:"慢慢说,怎么回事?"
原来,在外打工的张建军回乡创业,联合几个年轻人搞起了农产品电商,绕过合作社直接收购村民的粮食和蔬菜,给出的价格比合作社还高两成。
"已经有十几户签合同了。"李大勇急得直搓手,"再这样下去,合作社的原料供应要出问题!"
王轱辘皱起眉头:"这事得跟梨叶商量。"
"梨叶知道了,正召集人开会呢。"李大勇说,"我就是来叫你的。"
合作社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二十多个骨干成员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梨叶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显示着近期的收购数据曲线。
"...情况就是这样,目前已经有十五户农户与'青山优品'签约,占我们原料来源的两成左右。"梨叶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我们需要立即制定应对策略。"
菌生补充道:"我查过了,这个'青山优品'背后有家深圳的投资公司支持,资金雄厚。他们抬高收购价是为了抢占市场,等垄断后再压价。"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有人主张也跟着涨价,有人建议找政府干预。王轱辘坐在角落里,静静听着年轻人的讨论,突然开口:"咱们的优势是什么?"
众人安静下来,看向这位合作社的创始人之一。梨叶思索片刻:"我们的优势是技术、品牌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还有信誉。"沈雅琴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站在门口说道,"三十年来,咱们从没拖欠过农户一分钱。"
王轱辘点点头:"那就从这些方面入手。第一,立即召开全体社员大会,说明情况;第二,把今年的分红提前发放;第三,组织农户参观咱们的加工厂和实验室,让他们看到合作社的实力。"
梨叶眼睛一亮:"爸说得对。我们还可以承诺,凡是继续与合作社合作的农户,子女优先录用,技术培训免费。"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散会时,王轱辘已经疲惫不堪,沈雅琴推着他的轮椅慢慢往家走。
"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