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社长..."菌生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是来..."
"来提亲的?"王轱辘促狭地眨眨眼,"聘礼带够了吗?"
菌生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平日里那个在农业科技论坛上侃侃而谈的技术骨干,此刻像个做错事的小学生。最后还是李青解了围:"进来吧,说说你们的打算。"
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青山村。沈雅琴当即翻出了珍藏多年的红绸缎,说要给孙女做嫁衣;梨生和Emily从澳洲订购了上好的羊毛毯当贺礼;连国际学校的孩子们都知道了,马克带着同学们用麦秆编织了一对新人玩偶。
婚礼定在十天后的立夏日。按照青山村的传统,新人要在麦田边举行仪式,寓意五谷丰登、生活美满。虽然时间仓促,但全村人都动了起来,要把这场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李青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但她坚持参与每一个筹备环节。有时坐在轮椅上指导年轻人布置场地,有时靠在床头为新人绣制荷包。
止痛药的剂量越来越大,但她的精神却出奇地好,仿佛要用最后的力量为女儿铺就幸福的道路。
婚礼前夜,李青把梨叶叫到床边。从樟木箱底取出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红嫁衣,那是她当年嫁给王轱辘时穿的。布料已经有些褪色,但刺绣的麦穗和禾苗依然栩栩如生。
"妈..."梨叶抱着嫁衣,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李青轻轻擦去女儿的泪水:"傻孩子,哭什么。明天是你大喜的日子。"她从枕下摸出一本笔记,"这是妈这些年的育种心得,就当是给你的嫁妆。"
梨叶翻开笔记,扉页上工整地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愿你的爱情像麦苗一样茁壮,像麦穗一样饱满。"
立夏这天,阳光格外明媚。合作社的广场上搭起了喜庆的彩棚,桌椅摆成了一个大大的"囍"字。试验田边的空地被布置成了典礼区,金黄的麦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新人祝福。
李青穿上了许久未碰的正式套装,王轱辘也换上了笔挺的中山装。沈雅琴亲手为孙女梳妆,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发红,但手上的动作一丝不苟。
当梨叶穿着那件改制的嫁衣走出来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栗色的发髻,雪白的头纱,红艳的嫁衣,衬得她像一朵盛放的鲜花。
菌生穿着崭新的西装站在麦田边,紧张得不停擦汗。这个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如今已是合作社的技术骨干,但在心爱的姑娘面前,依然像个毛头小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