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继续阅读!
上午,梨生带他们参观牧场。他们开着四轮摩托穿过辽阔的草原,惊起一群五彩的鹦鹉。王轱辘对自动喂食系统和旋转栅栏特别感兴趣,不时停下来询问细节。
"这套系统比咱们合作社的先进。"王轱辘检查着一个自动饮水装置,"压力调节更精准。"
梨生骄傲地点头:"澳洲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但智能控制方面还是咱们的技术领先。"他指向远处的一片空地,"那里准备建智能温室,就等你们的设备了。"
中午回到主屋时,院子里已经支起了烧烤架。Emily的父亲老布朗正在生火,见到他们便放下火钳走过来。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中国农业专家了!"老布朗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用力握住王轱辘的手,"我女儿说你们的灌溉系统能节水40%。"
王轱辘用准备好的英语回答:"是的,还能提高20%产量。"发音笨拙但充满自信。
陆续有邻居驾车到来,每辆车都扬起一阵红色尘土。人们带着自制的食物和酒水,见面就是热情的拥抱和问候。李青站在梨生身边,听他介绍每一位客人:有附近牧场的家族,有农贸市场的买家,还有当地农业局的官员。
"这位是李女士,我的母亲,青山农业合作社的社长。"梨生用英语介绍道,语气里满是自豪。
一位银发女士握住李青的手:"我听布朗说过你们的故事,从贫困村到农业示范点,太了不起了!"
烧烤会持续到日落,期间不断有人来和李青他们攀谈。王轱辘用肢体语言和单词本与人交流,竟然也能聊得热火朝天。李青则被一群农场主夫人围住,她们对中国的农耕文化充满好奇。
"你们真的还用牛耕地吗?"一位年轻女孩问道。
李青笑着摇头:"我们现在用无人机播种,智能温室全年无休。"她拿出手机展示青山村的照片,引来一阵惊叹。
夕阳西下时,梨生拉着Emily站到人群中央:"感谢大家来欢迎我的父母。"他环顾四周,"我和Emily有个好消息要宣布。"
Emily红着脸举起超声波照片:"我们要有宝宝了!预产期在明年二月。"
欢呼声中,老布朗开了一瓶珍藏的香槟。李青接过梨生递来的酒杯,看着儿子在异国的土地上被祝福和爱包围,眼眶不由自主地发热。
"为家人干杯!"老布朗高举酒杯,"无论相隔多远,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