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回微信。
还是那六个字:
「你找到答案了?」
难道你昨晚会错了意,其实你没找对???
你正迟疑,傅谨越又发来了新消息:
「其实,我今天一闲下来,就会思考佑佑小姐为什么会以为那句话是答案。」
「我们越迫近事件的即时状况,就越陷入虚拟的假象之中。」
「佑佑小姐是看故事的人,我是听故事的人,站在我的立场,我们都是故事外的人。为什么佑佑小姐会觉得自己比我更迫近事件的即时状况呢?」
最后一条,看得你两眼一黑。
你看书找答案时,完全把你是给傅谨越转述故事的人的人设抛之脑后了。
完了……
脑袋,你快编!
快点儿给傅谨越编个像样的理由出来。
在同样是看故事的情况下,你如何能比他更“迫近”故事?
靠近故事、甚至有种亲临其境的体验……
啊,有了!
啊啊啊啊,感谢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你万万没想到,这辈子除了语文考试,你还有机会再用上它!
你:「那个故事是第二人称叙述的,我看故事时,自动带入了女主人公的角色。你是听故事的人,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分析。所以我以为是我过度投入的缘故,让我“陷入了虚拟的假象。”」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