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主要意图便是考察这些贡生们的政治见解和治国理念,选拔出合适优秀的为官人才,进行授官。
这样层层选拔上来的科举考生,都是最符合时下朝廷所需要的人才官员储备,而这种科考选拔方式最大的弊端便是容易导致思想固化,腐朽僵化,只为依附巩固皇权而生。
对于八股文和策略经义贾琰谈不上有多喜欢,但为了考取科举功名,十几年来他一直都将其学的很好,甚至可以说是融会贯通。
人活着有时并不一定非要如此死板,在适当的时候也应该学着变通与灵活。
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只是大部分人仕途路上的一块垫脚石,踏过这块儿垫脚石,人生远比想象中的要更加丰富多彩。
而如今贾琰就要独自闯过这独木桥,跨过这千军万马,直登那金銮殿,势要摘得状元头名。
殿试这天,贾琰一早便换上宽袍圆领的青衣襕衫,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按着会试中的名次排在了第一位。
队伍随行中贾琼排在了第三十六位,贾珀侥幸排在了末尾,而贾宝玉和刘承璟两人在会试科考中皆已落榜。
这两人落榜,倒是没有让人太过意外。
先前几人虽都是考中了举人,但他们两人的名次都只是堪堪上榜,得中了末尾举人的名次,此番会试落榜,也俱是都在众人的意料之中。
按着时辰,由礼部的官员带着进入宫中,来到金銮殿依次坐下。
虽说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但通常情况下,皇帝一开始都不会露面,一般都会委派心腹大臣进行主管殿试,直到考试快结束的时候,皇帝才会过来视察一番,以示恩重。
贾琰他们这次殿试也依然不意外,一落坐便由皇帝的心腹大臣殿阁大学士李鸿正和礼部尚书潘宗卓主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