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冗杂且办事拖沓的王府上下梳理过一遍,把贪敛钱财最狠的两个管事揪出来,当着王府上下的面,叫来人牙子把那两个管事连同一家老小直接发卖了事。
众人这才惊觉,福晋留下来的大格格不是个样子货,这次被郡王送来盛京也不是要把人远远发配,而是真正让大格格过来准备接驾的各项事宜。
在盛京行宫接驾是个费力不讨好,又不得不做漂亮做出彩的差事。为此盛京将军及其麾下副都统和盛京的六部官员,来来回回不知做了多少准备,又投入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和钱财。
偏康熙还早就下了圣旨,要求沿途和行宫官员不许铺张扰民。但不许铺张不是说万岁爷真就坐个牛车驴车回盛京祭祖,他老人家金口一开,底下的人就要想方设法,又要不张扬又要面子里子都顾及到。
要把万岁爷伺候舒服了还不能让他觉着底下的人违背了圣旨,这里面学问多着呢,里外里搭进去的时间和银钱还不如铺张一回,起码都是做熟了的,按规矩办事就行。
要准备的东西多了,做买卖的机会就大了。早在进盛京当天禾嘉就派了巴雅尔往关内赶,借之前用乌尔锦噶喇普的名义建起来的货栈,拉拢到几个大商队凑齐了一批货物,再转手卖给了主持行宫接待事宜的盛京礼部。
禾嘉没本钱,值钱的是郡王府大格格的身份。盛京里的礼部侍郎虽说也是侍郎,但跟京城实在没法比。在盛京当官蒙古各部的这些王爷勋贵,哪一个都不能得罪,禾嘉主动找上门要跟他做生意,自然没有做不成的道理。
靠着这一倒腾,禾嘉左手倒右手赚了近两千两白银。最要紧的是她借着这个由头收罗了不少书册,从小说到杂记到农业手工什么都有,连好些前朝历代传下来的禁书,也被禾嘉以好奇为名弄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