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税务弊端,可径直向审计局检举,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如此,以税务局司职征收,审计局专司监察,相互制衡,可保赋税征收公正有序。”
朱元璋不禁赞道:“常孤雏这脑子,当真好使!难怪辽东之地能如此快速兴盛发展。”
朱元璋大手一挥,果断拍板道:“甚好!山东新政改革,便采用杨宪自辽东取经归来之法推行。
此事着令六部、内阁与中书省一同商议,仔细拟定具体施行章程。
整个过程,皆由杨宪主导并严格把关,务必使新政切实可行,惠及百姓,振兴山东。众卿需齐心协力,不可懈怠,早日将章程呈于朕览。”
随后,朱元璋目光炯炯,看向众臣,开口询问道:“此次山东新政改革,究由谁来主导?方可确保诸事顺遂,新政畅行无阻。”
朝臣们听闻此问,顿时神色各异,心思流转间,纷纷举荐起自己人来。
只见那工部侍郎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工部郎中李大人精明强干,对新政之事素有钻研,由他主导,定能将山东新政改革推行得有条不紊。”
话音未落,礼部尚书也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奏道:“陛下,礼部员外郎赵大人素有才名,且为人公正,熟悉各地风土人情,山东新政改革若交予他,必能兼顾各方,万无一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极力夸赞自家所举荐之人。
朝堂之上一时热闹非凡,皆想着既然无法阻止新政推行,那便趁此机会为自己谋得一分好处,好分一杯羹。
李善长见状,亦不慌不忙,整了整朝服,上前躬身奏道:“陛下,吏部侍郎王大人,久于吏治,深谙用人之道,且行事稳重、思虑周全。山东新政改革,涉及诸多人事安排与政令推行,由王侍郎主导,必能纲举目张,妥善操办,不负陛下所望。”
说罢,抬眼望向朱元璋,静待其回应。
刘伯温立于朝堂之上,见众人纷纷举荐己方人选,各怀心思。
他却双唇紧闭,神色平静,既无举荐之意,亦未置一词,仿若一尊木头人般静静站着,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何事,对周遭的喧闹充耳不闻。
朱元璋瞧见刘伯温这般模样,并未向他发问,转而将目光投向杨宪,开口问道:“杨宪,你自辽东归来,与常孤雏多有交流,他可曾举荐何人主导这山东新政改革?”
杨宪赶忙躬身应答:“陛下,确有举荐。常孤雏所荐之人,乃山东布政使陈园。陈大人久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