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椅背上的星象图随之亮起:七枚铜符的位置被赤铜粉末标出,粉末的磁化程度是普通铁器的七倍 —— 对应七枚铜符的能量总和。"天璇符在溧水," 教徒突然开口,声音因恐惧而颤抖,"拿到它," 他盯着司南的天枢符,"才能完成七星共振。"
司南注意到教徒提及溧水时,天枢符突然发烫,符身投射的青光中浮现出铜符坯料的 "溧水" 刻痕。刻痕的深度经测绘仪测算,恰好能容纳一枚铜符,刻痕边缘的星象符号与残片拼接的北斗七星残片 "天璇" 位完全相同,"你们的时间诡计需要七枚铜符同时激活," 司南突然想起的布局解析,"每枚符对应一个干扰节点。"
卯时初刻,教徒在磁石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下彻底崩溃,供述的内容经整理,与司南预警的完全吻合:
时间选择:秋分当日昼夜平分,便于放大时间感知误差
核心手法:用七座日晷的磁石干扰制造七刻误差,对应七枚铜符
终极目的:借地动引发的时间混乱,复刻玄武门之变
供述中提到的 "磁石阵激活口诀",经墨九机关术破译,竟是投影的二十年前玄武门星象坐标,每个坐标的偏差值都是 1.7 度 —— 与司南胎记的弧度完全吻合。
卯时正刻,墨九将供述数据输入星象模型,模型推演的结果令人心惊:当七刻误差叠加地动时,长安的时间感知将出现 "七星噬主" 的幻象 —— 与祭坛刻文的 "七星连珠之日李唐必亡" 形成完美闭环。他比出 "反制关键" 手势,机关盒显示需在秋分前找到天璇符,其能量可中和 "天璇" 位的磁石干扰。
阿夜的面具扫描教徒的衣物,在夹层中发现半张星象图。图中用波斯文标注着磁石的埋设时间:从正月十五开始,每七天增加 1.7 倍密度,与新符研究的铜符能量增速完全相同。图边缘的北斗殿标记与星象教徒的面具相同,标记旁的赤铜颗粒经检测,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完全吻合。
辰时初刻,司南将供述与墨九测绘的误差图对比,发现所有磁石埋设点的连线,在秋分当日将与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重合,重合角度恰好是 1.7 度 —— 时差方程式的解值。"他们要让整座长安城变成星象祭祀的祭品," 司南指着图中的玄武门位置,"就像突厥文献记载的仪式。"
教徒突然狂笑起来,笑声的频率与运河铜钟产生共振:"你们阻止不了七星归位... 溧水的铜符... 已经觉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