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四年正月十三,丑时三刻。朱雀大街的薄雾中,七名 "工匠" 正将黑布包裹的磁石搬进巷子深处。阿夜的狼首面具贴在坊墙阴影里,面具的热成像功能显示,这些人腰间藏着的赤铜器物正散发 1.7 度的异常热量 —— 与司南胎记的弧度完全吻合,热量分布轨迹与死亡留言的时差曲线完全相同,只是在 "天枢" 刻度处出现七次波动 —— 对应七枚铜符的能量脉冲。
"他们的步伐频率不对。" 阿夜通过观星阁的传声符低语,七名工匠的步幅误差始终保持在 1.7 寸,这个精度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修正值完全一致。面具的分子检测仪显示,他们袖口的磁石粉末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材质相同,只是多了层星象草汁液,粉末的磁化程度是普通铁器的七倍 —— 对应七枚铜符的能量总和。
丑时正刻,为首的工匠突然抬手擦拭额头,手腕内侧露出半片纹身。阿夜的面具立即投射出纹身的完整图案:北斗七星的错误排列与残片拼接的铜符残片分毫不差,"天枢" 星位的纹身上还嵌着赤铜颗粒,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完全吻合。"是星象密教的祭司标记," 阿夜想起墨九考据的密教特征,"每个颗粒的位置," 经机关测绘仪测算,"对应着一座日晷的坐标。"
墨九推着测绘仪悄无声息地靠近,仪器屏幕上的磁石分布三维图正缓缓旋转:七名工匠的站位形成的夹角与残片拼接的北斗七星残片完全相同,每人脚下的磁石密度值经换算,恰好是对应星位的铜符能量指数。他比出 "祭祀阵型" 手势,机关盒显示这种站位是突厥文献记载的星象祭祀仪式,用于放大磁石的干扰强度,与司南推论的 "磁石制造时间错觉" 形成呼应。
寅时初刻,工匠们开始将磁石埋入预先挖好的土坑,坑位的分布与墨九测绘的误差图上的红点完全重合。阿夜注意到他们使用的铁锹柄上刻着微型星象图,图中 "天璇" 星位的刻痕深度与占卜的江南道坐标完全吻合,刻痕中残留的磁石粉末经面具检测,与前朝官造铜符材质相同,只是多了层西域蛇毒 —— 与箭矢分析的毒素一致。
"他们在按星象周期埋放。" 司南的声音从传声符传来,他根据星象模型推算,"每埋一块磁石," 日晷的误差就增加 0.17 刻,这个增速与长安日晷误差表的修正值完全相同。天枢符突然在阿夜的储物袋里发烫,符身投射的青光中浮现出工匠们的真实意图:在秋分前将磁石密度提升七倍,使长安的时间误差达到七刻 —— 足够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