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三角验证,三者的误差值均围绕 1.7 度波动 —— 时差方程式的核心常数。他用赤铜笔在图表边缘标注,标注的星象符号与墨九考据的前朝官造铜符纹饰相同,只是多了层突厥狼血。
辰时正刻,第三组数据来自 "天玑" 位日晷的底座暗格。墨九拆解暗格时,里面的磁石粉末突然迸出青光,在空气中组成微型星象图 —— 与铜符背面的玄武门微雕地形图完全相同,只是在七个要害点标注了磁石密度值。"这些数值是启动密码," 司南突然想起刻漏内部的偏移装置,"输入对应铜符的能量参数," 就能中和磁石干扰,这与司明工坊的锻造印记功能一致。
阿夜调出暗卫的监视记录,记录显示安装日晷的工匠在 "天权" 位埋下了特殊装置。墨九的测绘仪探测到装置的金属成分 —— 与途中遇袭的山贼箭矢相同,箭头淬有的西域蛇毒残留与分析结果一致。"他们在防备我们修改参数," 阿夜指向记录中的工匠纹身,"与发现的星象教徒完全相同," 纹身图案正是北斗七星的错误排列。
巳时初刻,第四组数据揭示了磁石分布与日晷误差的数学关系:误差值 = 磁石密度 ×1.7÷ 七(铜符总数)。这个公式与司南推导的时差方程式完全相同,只是将 "均时差" 替换为 "磁石密度",证实磁石是误差的物理载体。墨九将公式刻在赤铜板上,铜板突然与天枢符产生共振,投射出显庆元年正月十五的模拟场景:长安的日晷将集体显示 "七星连珠",实际却是磁石干扰的幻象。
司南的目光落在图表的 "玉衡" 位,那里的磁石密度值与刻漏底部的铜符碎片能量指数相同。他突然意识到:"父亲在铜符里留了反制参数," 每枚铜符的能量恰好能抵消对应星位的磁石干扰,这与新符研究的 "铜符可吸收星象能量" 特性吻合,"天璇符的参数," 必然藏在江南道的溧水。
巳时正刻,墨九完成整幅图表的绘制,图表的七个角落自动浮现出星象密码,经破译正是墨九机关的浑天仪隐藏功能启动指令。他将图表卷成筒状,筒身的赤铜扣自动组成北斗七星形状,与残片拼接的残片完全吻合,只是 "天璇" 扣是空心的 —— 等待对应铜符填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夜的狼首面具扫描图表的防伪纹,发现纹路由磁石粉末和星象草汁液交替组成,与血书的成分完全相同。面具解析出的纹路排列规律,与太极宫密道的铜符铸造模具烙印一致,证实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