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寅时三刻。观星阁的青铜灯架投下细长阴影,阿夜正用狼首面具扫描带回的火山灰样本。当面具的夜视功能调至第七档,样本中突然浮现出细小的星象符号 —— 与星象教徒纹身的纹路完全一致,只是在北斗第七星 "摇光" 的位置多了道弯钩,像极了突厥弯刀的弧度。
"是‘启明会’的标记。" 阿夜的指尖突然停在符号弯钩处,面具传感器的震动频率与暗访突厥部落时记录的祭鼓节奏重合,脑海中猛地炸开父亲临终前的画面 —— 贞观二十三年的雪夜,父亲阿史那隼用突厥语在羊皮卷上画下同样的符号,"此教奉七星为神,以血祭开枢," 他当时用弯刀在火盆边缘划出星轨,"二十年后若见此符,需寻司家后人共破‘连珠劫’。"
司南将天枢符按在火山灰样本上,符身与符号产生的共振在桌案上形成星象阵。墨九比出 "图腾溯源" 手势,机关盒调出突厥文献中的星象图谱,发现 "启明会" 的符号与波斯占星师的十二宫图存在交集,尤其是在 "天枢" 星位,两者都用赤铜色标注 —— 这与突厥波斯星象结盟的推测吻合。
"父亲说启明会源于西突厥的星象祭司。" 阿夜摘下面具,左耳后的月牙形胎记在火光中泛出淡红,"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部分祭司携星象仪西迁,与波斯摩尼教融合," 她指向符号中波斯文的 "光明" 词根,"他们称七星连珠为‘日月合璧’,认为此时可通幽冥。"
寅时正刻,阿夜从怀中取出父亲遗留的牛角哨,哨身刻着与火山灰符号相同的纹路。当她按部落仪式的节奏吹响,哨音在密室中形成奇特的共振,竟让发现的铜符能量场出现波动 —— 机关盒显示,哨音频率与天枢符吸收星象能量的波段存在 12 赫兹的共鸣,这与铜钟共振的原理一致。
"哨音是密教的召集信号。" 阿夜望着符身泛起的涟漪,"父亲曾带我参加过祭典," 她回忆起十二岁那年的西域草原,祭司们用赤铜针在信徒额头烙下星象印记,"烙印的位置与朱砂痣完全相同,只是形状是完整的北斗七星。" 墨九立刻调出铜符模具,发现模具边缘的微小缺口,恰好能形成启明会特有的弯钩标记。
司南突然注意到符号中 "天璇" 星位的缺口,与血书残片的撕裂处吻合:"启明会与你父亲都在追查天璇符。" 他将江南道的星象图覆在符号上,图中溧水流域的磁石矿脉,正好填补了符号的缺口,"密教的祭祀地与铜符藏匿点重叠," 符光在重叠处凝成玄武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