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月向来夏日里没胃口,全靠果子撑着,一碗面条下肚就不再吃了,看着秦朗星吃到第四碗,对阿娘说“娘,给星星也打个我爹那样的大碗吧,他长得快,吃得多,吃四碗跑四趟厨房,打个大碗,少跑两趟。”
秦阿娘也吃了两碗,把盘子里的焖子往还吃得香的爷儿俩碗里拨,应了声行。
饭后,朗月刷完碗,走到堂屋,看见秦阿娘正在纳鞋底,天还没完全黑,趁着还能看见,多纳两双。
秦朗月把怀里的木簪子递给阿娘,说是朗云哪里也去不了,自己在家打的,打了七八个了,他挑了两个好看的回来。
秦阿娘看了看,说好看,把簪子带上后又催促秦朗月回屋去绣嫁衣。
秦朗月回屋拿了针线,和他娘并排坐在堂屋木札凳子上,绣袖口的鸳鸯。秦阿娘瞧了一眼道:“我们们月儿就是心灵手巧,绣出来的鸳鸯活灵活现的,好看。”
说完,又叹了口气,心里是万般个舍不得。即使是邻村,又知根知底,但哪个娘都要做一番挣扎。“幸亏淮小子是个好的,不然,娘是还想留你一年的。”
秦朗月听了,手中的活儿慢了下来,内心更是挣扎。
大徐较为开放,哪怕乡下,村里自行决定婚嫁的也不少,小年轻们也都有度,无非是约着去人多的地方赶赶集,散散步。也有些,是父母在其十四五的时候定好,再由孩子们接触。
秦朗月和梅时淮就是这样,少时定了亲,之后便是水到渠成。所以他二人心中是愿意的,有情意的。秦朗月既是羞涩高兴,更有不舍与担忧。
九月十五是好日子,还有一个月,两人就要拜堂成亲。
第2章 秋2
梅时淮这才到家,他娘赵凤荷便开始数落:“让你别拿东西回来,怎么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