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百姓又如何?我要报仇!(案例我就不说了,比较出名被封王)
蒙傲本想低调处理军粮案,雷厉风行地将几个小人物问斩,其中就有陈是。
却未料到,正是这份“低调”,让陈瑛连求情的机会都没有,等陈瑛得知真相时,陈是的人头已经落地。
济南府的陷落,竟源于一场不彻底的肃贪。
蒙傲以为只是拍死几只“小硕鼠”给后面的人提个醒,却不知这些“硕鼠”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早已埋下祸根。
正如张克曾总结的——要么不杀,要杀就杀绝,一个不留斩草除根。
腐败从来不是单独的老鼠,而是一窝一窝的。
你手下留情不追究,却不知暗处有多少双仇恨的眼睛在盯着。
一场看似不起眼的军粮倒卖案,最终导致大魏失去了整个北疆核心防线济南府。
这大魏上下盘根错节的关系,比东狄的兵锋更致命。
太平八年六月十二,济南陷落的战报震惊了金陵朝堂。
太和殿内,年轻的皇帝曹祯紧握着染血的奏报,指节发白。
他的目光扫过殿中群臣,看到的是一张张或惶恐、沉默的面孔。
“陛下!”
吏部侍郎秦会之伏地急奏,“东狄铁骑已破济南,兖州危在旦夕!淮河防线岌岌可危,为社稷念,臣请陛下南巡,暂避兵锋!”
“荒谬!”
左都御史林原抚厉声喝止,“天子离都,国本动摇!当务之急是调集兵马北上重新构建淮河防线——”
在争吵声中,鸿胪寺卿杨善匆匆入殿,官袍被雨水打湿也顾不得整理。
他手中捧着四份国书,每一份在他手中都沉重如千斤巨石。
“陛下……”
杨善声音沙哑,“西羌、吐谷浑、大理、安南四国使者联名上书,要求……增加岁赐。”
殿中霎时死寂。曹祯缓缓展开国书,西羌的文字最为刺目——“请割秦州西部、晋州北部,否则自来取。”
去年东狄入齐州,杨善在他的默许,以司马家代表江南富户财力为后盾,与这些番邦重新议定“朝贡”,降低朝贡额,增加岁赐。
名义上是番邦进贡土产大魏回赐,实则是大魏以数倍价值的丝绸、茶叶、白银作为“岁赐”换取边境安宁。
那时,这些小国还遮掩着贪婪,如今济南府一败,他们立刻狮子大开口。
曾经的互市贸易和岁赐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