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绝不击溃。
孟良崮如此,淮海战役更是如此——别看校长战场上总兵力占优,可局部战场上人战神永远是集中优势兵力,三倍以上围着你一个点猛揍。
敌人放跑了会学精,下次更难杀。
功劳永远立不完,但战机稍纵即逝。常烈这手摇人,摇得对。
喀山骑在马上,眉头紧锁,目光不断扫视着四周起伏的山林。
晨雾尚未散尽,远处的官道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冲出什么。
他攥紧缰绳,终于下定决心,挥手召来亲兵:“传令前锋拆三个牛录,分成三十队,扩大搜索范围前进,务必确保没有燕山军伏兵!”
亲兵领命而去,不多时,原本整齐的先锋军阵中又分出数十支小队,如细流般分散开来,钻入前方荒野、山道、密林,仔细搜寻着任何可能的敌踪。
喀山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仍隐隐不安,但斥候陆续回报——没有发现大规模骑兵的往南北机动的痕迹,甚至连马蹄印都极少见到。
“难道真是我多虑了?”
他喃喃自语,终于稍稍松了口气,下令全军继续向保定府方向推进。
待大军拔营离开后,天空上,一只不起眼的海东青盘旋几圈,随后振翅向北,飞入远处的密林。
——
常烈站在林间阴影处,抬手接住落下的海东青,熟练地从腰间割下一小块野猪肉,抛给它。
猛禽精准地叼住,跳到一旁,低头撕扯着肉块。
“冯铁砚。”他低声唤道。
副将冯铁砚立刻上前,抱拳待命。
“带上两个夜不收,披上熊皮,去摸摸底,别是东狄人的试探。”
冯铁砚点头,转身招呼两名精锐夜不收。
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熊皮伪装,披在身上,又用泥土和枯叶涂抹铠甲,确保行动时不会反光。
他们弓着身子,借着灌木和地形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东狄人刚刚驻扎的地方摸去。
半刻钟后,三人返回。
冯铁砚扯下熊皮,满头大汗道:“同知,确认了,东狄人确实拔营走了,没有埋伏,也没有留人盯梢。”
常烈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传令——”
他声音低沉,却字字如铁,“各军归建,封锁官道,准备夹击东狄先锋。”
喀山的先锋军缓缓推进,马蹄踏过干燥的土路,扬起细碎的尘埃。
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