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收费太高,商队宁可绕远路也不愿意走这里。
后面还有四个军堡,每个相距五里左右。
距离大同城还有二十五里,傍晚前肯定能到。
沿途的百姓虽然比之前投靠的那些妇人稍好一些,
一个个面如菜色,光着膀子在田里机械地挥着锄头。
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张克他们歇脚时,
还能看见几个佝偻的身影在挑水浇地——
这特么就是"锄禾日当午"的现实版!
种粮的吃不上粮,这世道真特么操蛋。
队伍里唯一的乐子,就是李玄霸那憨货把木棍玩出了新花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货把木棍往肩上一扛,
两头各坐俩孩子,活像个行走的人肉轿子。
"哟呼!"
李玄霸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
"你特么小心点!"
张克笑骂,"别把娃摔了!"
"轻得很!"
李玄霸满不在乎地颠了颠,惹得孩子们尖叫大笑。
那笑声跟银铃似的,倒是冲淡了几分行军的压抑。
傍晚,大同城那巍峨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座周长十二里、城墙十二米高的岩石巨兽,是晋北的定海神针。
城里常驻五个千户所,周边三十个军堡还蹲着另一个卫的人马。
八万常住人口里军户占了一半,
急眼了随时能拉出两万民兵——
在这没有火炮的年代,想啃下这块硬骨头?
没有十万大军,不围个半年断粮断水,门都没有!
不过张克比谁都清楚:再高的城墙也防不住人心的崩塌。
车队没有直接进城,而是在北门外的关厢区找了家相熟的驿站安置。
张克对掌柜吩咐道:"单独安排个院子,有女眷。"
掌柜的连连作揖:"千户大人折煞小人了,这点小事哪还用您特意吩咐。"
第二天天刚亮,城门一开,母亲就让张克陪她进城。
张克安排赵小白留守,自己带着吕小步和霍无疾,陪着母亲和婢女兰心往城门走去。
按理说穿甲带兵器都是不能进城的;
但这年头百户以上军官都这么横——
张克可不敢卸甲,卫指挥使都能阴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