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四这天,天还没大亮,李桂芳就带着全家老小往娘家赶。
这可是件天大的喜事——她那几个兄弟自从改革开放那年就去海城跑运输,后来在那边站稳了脚跟,把老婆孩子都接了过去。
算起来,他们已经有五六个年头,没回吉市老家过年了。
“妈,舅舅们咋突然要回来了?"吴晓梅一边给孩子们,系新做的棉袄扣子,一边问道。
李桂芳正往包袱里塞着自家腌的腊肉和芝麻糖,笑得合不拢嘴:"嗐,根在这呢,走了多远都是要回来看看的!
上月就收到信了,说今年要回来过年。我大哥在信里写,在外头闯荡这么些年,也该回来看看了。"
李明远蹲在堂屋门口,擦着新买的皮鞋,插话道:"舅舅们这次回来,得住到正月十五吧?"
"可不是!"李桂芳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信上说得是,要在家里多呆一阵子!"
李桂芳娘家也不算远,转两趟公交就能到。
刚到路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就瞅见李建国那铁塔似的身影,在那儿抻着脖子张望。
这个在海上跑船,练出一身疙瘩肉的汉子,一打眼瞧见妹子,眼圈"唰"地就红了。
"哎呦喂!小妹诶!"他三步并作两步蹿过来,蒲扇似的大手一把攥住李桂芳的胳膊肘,"可算把你们给盼来喽!"
说着弯腰挨个,胡噜几个娃的脑袋瓜,嗓门直打颤:"好小子,都蹿这么高啦?
上回见还跟豆芽菜似的呢!"
“哥,你上回见,都还没有三年了!”
听到声音,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灶房里忙活的几个妯娌闻声,都放下锅铲迎出来。
大嫂庄芳桃听见动静,端着簸箕从厨房出来:"可算来了!面都和好半天了,就等你们来一起包饺子。"
李桂芳把带来的腊肉和芝麻糖递给大嫂:"自家腌的,给孩子们尝尝。"
几个小崽子更跟撒欢的狗崽子似的,"嗷"一嗓子就围上来了。
李建国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回荡:"快进屋暖和!老二老三去镇上置办年货了,一会儿就回。今年说啥也得好好聚聚!"
几个小崽子更跟撒欢的狗崽子似的,"嗷"一嗓子就围上来了。
李建国那大嗓门,李建国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回荡,"赶紧的进屋暖和!老三老四上街去了,一会儿就回。今年说啥也得整两盅!"
李桂芳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