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巳时,偏殿的铜鹤香炉刚换过新炭,暖意裹着沉水香漫过门槛时,陈子元捧着一卷青竹军报跨了进来。
刘备已在案前坐定,龙袍下的靴尖无意识叩着金砖——这是他少年时在涿县卖草鞋养成的习惯,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其中藏着三分焦灼。
"陛下。"陈子元将军报放在案头,竹卷展开,露出上面密密麻麻的墨字:"青州铁轨已铺至平原郡,月运粮量从三千石增至八千石。
罐头工坊新制的鹿肉罐,经冬月雪水浸泡七日仍无异味,前锋营试过,冷食也能嚼得动。"
刘备的手指划过军报上"铁轨车"三字,指腹触到竹片的毛刺:"子元总说'后勤是刀背,刀锋再利也得靠它撑着'。
从前在新野啃冷炊饼时,我总觉得这道理虚得很。"他抬头,眼角的细纹里凝着笑意,"如今看这铁轨车能把粮车从三十日缩到七日,倒真信了。"
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小黄门捧着个铜匣跪到阶前:"启禀陛下,草原飞骑刚送了密报,说是要呈给陈大人。"
陈子元接过铜匣的手顿了顿——飞骑传信,铜匣上还烙着"狼头火漆",这是他安插在南匈奴的暗桩专用的标记。
拆封时封泥碎成齑粉,他只扫了两行,眉峰便拧成刀刻的痕。
"怎么?"刘备见他脸色骤变,身子前倾。
"刘豹。"陈子元将密报推过去,墨迹未干的字迹在案头晃动,"他派了使者过漠北,用河套的盐池做饵,要引北匈奴左贤王南下。"
刘备的指尖重重按在"北匈奴"三字上,指节泛白:"三年前我们打跑刘豹时,他残部不过五千骑。
如今敢勾连北虏......"
"他得了好处。"陈子元喉结滚动,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铁,"密报里说,有商队往草原送了二十车精铁。
您看这字迹——"他指着密报边缘一行极小的字,"是代郡铁商的暗记。
代郡属曹操辖地。"
殿内的炭盆"噼啪"爆了个火星,刘备盯着那行小字,龙袍下的脊背绷得笔直。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冷光透进窗棂,在他眉间投下阴影:"曹操接诏北征冀州是假,借刘豹之手搅乱我北疆是真。"
"正是。"陈子元从袖中摸出张羊皮地图,展开在军报旁,"若北匈奴南下,雁门、云中首当其冲。
那里的守军只有两万,且多是步卒......"他的指甲在"雁门"二字上掐出个月牙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