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不少,寨外也设有供行人休息的小茶馆与小客栈之类,此时早已人去楼空。
\n
秦凤路、熙河兰煌经略制置使刘正彦的命令也到了寨子之内,命令寨内军将打开牢城,接受点校。
\n
若是寨内只有一些都头与配军,此时寨子只怕早已打开了。却是这寨内之人,便是孟朗。寨子便也就打不开了,甚至那份来自刘正彦的军令,也只有孟朗一个人看到。
\n
便是孟朗也有心虚,比较刘正彦官职摆在那里,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头。所以孟朗便也需要安抚军心,让那些底层的士卒不得有丝毫心理上的变化。
\n
一个团体,向来都是关系错综复杂,生死兄弟,亲朋好友,裙带关系,人情脸面。特别是秦州折家军,几代经营,早已在这些关系之中团结非常。军将之间,大多数自然是惟折可求之命是从。
\n
但是要他们与同袍卖命厮杀,总还缺一个振奋人心的借口。这便是孟朗为难之处。
\n
反之刘正彦,这个借口早已有了。刘正彦身上的虎牙之伤,死在林子里的几十个心腹,早已让刘正彦麾下的军汉摩拳擦掌,要给那个折可求一点颜色瞧瞧,要给自家相公报仇雪恨。
\n
折可求已然带着几千人马,已然入了京兆府,京兆府在西北边缘,便也是西北最富庶的地方。折可求入城,却是没有丝毫的阻碍,虽然人人皆知折可求不该入城,却是没有一个人敢去阻拦。
\n
城中府库,便也不在话下。府衙之中,又在加税,加的依然是战争税,名头五花八门。但是其中含义,不过也就是当初被郑智拿到东京去的那位留守知府一样的做派。
\n
京兆府下的衙差收起这种税倒也是熟门熟路,大多数人乐意效劳,因为其中多少也能为自己谋一些好处。
\n
从熙河兰煌之地往平夏渭州去的厢军士卒,源源不断,牢城里,堡寨里,边境城池里,但凡青壮一些的士卒,皆往东而去,大多数往渭州集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