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牧伏击萧摩柯取得大胜后,周瑜变老实了许多,一连五日没有动静。
第六日,周瑜使者进入下邳城,与刘伯温等人就赎回程普、萧摩柯一事展开谈判。
刘备没有返回下邳,将这件事放心地交给了自己足智多谋的谋士们。
三日后,谈判结果出炉。周瑜以一艘斗舰、两艘艨艟和五艘走舸换回了程普二将。
在得到战船后的第一瞬间,法正便安排工匠着手研究战船构造,力求尽早实现仿造。
第十日凌晨,尚在睡梦中的刘备被韦孝宽叫醒。
“怎么了?”刘备睁开眼,见韦孝宽面色凝重,急忙问道。
韦孝宽沉声道:“天气阴沉,貌似要下雨了。”
刘备唰地坐直身子,大跨步走出营帐,猛地掀开帐帘,抬头仰望:铅灰色云层压得低,狂风卷着枯叶打旋。
忽然,雷鸣声在刘备耳边炸响,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噼啪声不断。
雨水打在刘备脸上,这位久经沙场的宿将顿时呼吸一顿。
可当他转过身面对韦孝宽时,又恢复了平日里波澜不惊的形象:“派轻骑核查彭城下邳一带是否有降雨,雨况如何。”
“所有城池守将,必须每隔一个时辰向我汇报一次降雨情况。”
“若有延误,当场押送下邳大牢!”
数十使者带着刘备的命令离开兰陵军营,刘备坐在军帐中,静静等待斥候的消息。
他希望收到各地降雨稀少,或者说压根没下雨的消息。
《孙子兵法》有言: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意思是作战应该以五个方面的形势为纲,通过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因素。
“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活生生被淹死在狂风暴雨中。
曹丕伐吴所乘的战船,甚至会被风浪淹没。
天气的突然变化,绝对会改变战争走向。
万一这是一场覆盖甚广、牵连时间很长的大暴雨,那对刘备来说绝对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首先,道路因此变得泥泞不堪,骑兵行动力受限,尤其是沉重的重骑兵,更容易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