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场上,总是充满着试探与怀疑,非最冷静、最不择手段的政客不能胜出。
满宠这般坚毅的汉子,为了挣得刘备的支援,甚至不惜痛哭流涕。
不过刘备和曹操毕竟是盟友,关系倒没有恶劣的处处玩心眼的角度。
曹操能想到向刘备求援,说明他真的需要援兵,至少不用担心他把陈庆之骗进去杀了。
倘若曹操背叛同盟,等待他的将是刘袁的滔天怒火。
而且在拥有一支足以与孙朱抗衡的水军之前,刘备的确承受不起孙武三路大军进入彭城的后果。
征战近一年时间,好不容易打下徐州四郡,保不齐广陵郡也能收入囊中,千万别再丢了。
刘备向法正使了一个眼色。
法正会意,开始追问满宠陈庆之支援沛国的细节,比如陈庆之的军队能否进入城池驻扎,能否发动当地民夫建造工事,消耗的粮草谁出,士兵战死的抚恤金曹操承担几成...
从满宠让步的幅度中就能推断出曹操的情况。
讨论持续到下午,暂时敲定曹操出半数抚恤金、三成军粮由曹操承担。
考虑到曹操本身粮草不足,军粮折换成与当时市场价等价的金银丝绸。
并且满宠承诺只要提前知会曹仁,刘军在沛国想干什么干什么。
注意,是知会,不是询问。
告诉曹仁你要干嘛就行,无须征求对方同意。
说极端点,陈庆之把沛国屠了都没事。
不到几个时辰时间,刘备手下一干谋士为陈庆之谋取到了相当大的自主权。
进了沛国跟回到自己家似的。
荀攸和刘晔暗自咂舌于曹操的气魄。
让步如此之大,不知道的还以为沛国没了曹操就完蛋了呢。
其实两家都不会完蛋。刘备还有青州,曹操还有兖州,大不了再向老大哥袁绍要兵呗。
以上种种,是为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前世“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说:作战的计谋都是在中军帐中策划的,所有决策都依赖于圣明的主公,即曹操。
曹操残虐却又性情,你可以鄙夷他的品格,但不能怀疑他的判断力。
他在向刘备传递一个信号:我信任你。
那么信任的前提是什么呢?有时局因素,也有对刘备货真价实的仁义的信任。
为了救同窗公孙瓒,不惜与四世三公的袁绍兵戎相见,试问天下谁有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