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重的,真被人看见,周梦臣或许无所谓,但是李姑娘就不好说了。
\n
这也是为什么周梦臣没有问李姑娘的名字原因。
\n
因为女子的闺名,只有丈夫与父亲可以知道,外男是不能知道。
\n
周梦臣与李姑娘在前面並肩走,周大壮与丫鬟小环走在后面。
\n
周梦臣问道:“对了,还没有问你,你为什么要来这里?”
\n
李姑娘沉默了一阵子说道:“我从小识字课本,就是汤头歌,再长大之后,就是分辨药材,至於各种药材炮製,也从来是行家里手,只是父亲却不许我行医,怎么都不许。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n
周梦臣听了,说道:“李先生,也是为你好。所谓三姑六婆,学医也不过做一个药婆而已。名声不好。你又何必?”
\n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n
三姑六婆虽然很多人家都需要,但是名声从来不是太好的。即便是药婆,民间也有药婆下药害人的传说。即便是一些深宅大院之中女眷需要一些女郎中。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深宅大院之中,各种狗屁扒灰的事情多了,特別是这种女性病,更是关係到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n
说不定,为了家门清誉,女郎中的性命都难保。
\n
李先生教授自己女儿学医,可以说是家学,孩子想要学,教教也没有什么。但是决计不会让她从事这个职业的。这是一片爱子之心。
\n
李姑娘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古代还不是鲍姑行医用针,为一代之名医。”
\n
周梦臣並不歧视女子行医,甚至有一些亲切感。后世他见过这样的独立女性。只是在大明这个社会环境之中,周梦臣更能理解李先生的用意。这一爱女之心,却不被李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