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从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务实的原则。就是解决现实问题。很少专门说什么原理,在数学的分类之上,也不是以数学原理来分类,而是以要解决的某些现实问题来划分的。
\n
如果看大部分古代数学典籍,就会发现,就好像是一本本习题册,將治国,工程,测算,天文。水利等方面的遇到的问题,单独列出,並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n
而古人发现,即便是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之后七位数了。但是真要计算的话,用3.14就够了。
\n
所以也很少有人继续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
\n
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停滯的一个原因,当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到宋元时期之后,可以说大部分普通人能想到,能接触到的问题。古代数学之中都有解决的办法。甚至有些高深的问题,对现实问题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真正走向了无用之学。
\n
就好像有些现代人说,高考考数学做什么?其实古人以及给出了答案,在宋元之后,古代数学进入一个长达数百年的低谷停滯期,然后才有西方科技超过中国。
\n
数学水平的高度,是科学水平的先兆,两者之间是有联繫的。
\n
冯立正是明白这里面的难度,才勃然大怒,说道:“县尊,这太过了吧,圆周率之算,非大家不能为之,知道的,知道今天不过是一个小小九品官袭职而已,不知道,还以为我大明钦天监正的考核,要江夏县来进行了。”
\n
县尊咳嗽一声。
\n
其实他们对数学都是一知半解。
\n
特別是县尊,他所知道的,也不过是下面报上来的题目与答案而已,至於为什么,他根本不清楚。至於王道之,倒是临时抱佛脚,做了一些功课。但是数学不是其他东西,如果没有基础的话,突击学习,能有什么用处?
\n
王道之知道的,更多是一些数学歷史上的掌故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