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天幕外的众人,在见过万敌心理路程的转变后,就已经猜到他会和那【开山者】者一样。
行使一些较为极端的变革手段,去改变悬锋一族可悲的宿命。
但是。
这直接宣告悬锋城就此终结...任然是超过了人们心中最夸张的预期。
“这可真是...”
雅典城内,柏拉图看着万敌对悬锋人未来做出的抉择,不禁有些失语。
或许是过于震撼了吧。
虽然整个希腊,在当时都是松散的城邦制。
但是各个城邦的公民,其实对于自己的故乡都是十分看重且热爱的。
万敌宣告悬锋王朝终结的决定,无论是东西双方,都有些过于惊世骇俗了。
“在过去的纷争世,诅咒之字【迈德漠斯】拒绝继承悬锋的王位,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打破自身的预言”
“如今,他直接宣告悬锋城终结,强迫族人并入仅剩的城邦【奥赫玛】,那曾经的预言终究还是实现了”
柏拉图回看起万敌对于悬锋历史的评价。不,这时应该叫他迈德漠斯,毕竟他是以神的视角去评价的。
【人们不过是被纷争的伟力所折服的蝼蚁,他们追寻的是力量,而非纷争本身】
当这句话从迈德漠斯口中说出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不再是悬锋的王,而是纷争的神了。
过去的万敌,他同样知晓这一切,但绝不会说出口。他只会想着如何带领族人,走上另一条道路。
但现在,迈德漠斯要挥舞鞭子,驱赶这悬锋人走上他选择的道路。
这是命令而非指引
柏拉图曾提出一个洞穴理论。
大致是讲,人们若是一开始便生活在漆黑的洞穴中,他们会很自然的将外界当做是未知且陌生的危险事物。
若想要令这些洞穴人改变这些观念,则需要他们自身先进行改变才行。
在柏拉图看来,这和悬锋人的处境其实是一样的。
迈德漠斯解散悬锋城的举措,便是驱使洞穴人(悬锋人)走向外界的第一个转变契机。
.....
而在另一边的文艺复兴时期。
“ 就如当时的尼卡多利一样,祂从始至终都没有将悬锋人当做纷争的践行者。所以才会毫不在意悬锋人的是繁荣还是衰亡”
“在祂眼中,悬锋城不过是用来践行纷争的一个工具。祂将悬锋人化作天灾,驱赶着翁法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