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能管管了?简直丧尽天良!”
“这都坏到根上了,从老子到儿子没一个好东西。”
“坚决抵制!!不能让丰钛再赚到一分钱!”
……
网友们一搜,发现丰钛旗下的产品实际上都是德因茨的代理,这把火迅速烧到了德因茨身上,网友列出来长长的避雷清单,给这两家都扣上了无良企业的帽子,丰钛的股价也受此波及开始跳水。
面对如此严重的公关危机,丰钛的回应只是针对造假一事,避重就轻地说会整改,已经解雇了相关人员……至于大公子的事情却只能装聋作哑。
这种不作为的态度让网友的质疑声愈发高涨,等到事情持续发酵了一段时间后,不止是丰钛,德因茨的企业信誉也跟着受到了牵连——订单骤减、各种合作项目的取消、负面新闻缠身,逼得德因茨不得不发出声明要与丰钛停止合作,用立场切割的方式来减少损失。
不过以丰钛的做派,又怎么会同意德因茨的单方面抛弃,就算要死也得找个垫背的,未来狗咬狗的戏码注定要反复上演。
而德因茨需要烦恼的事情,还不止是找新的代理——现在盛威公布的新方向要不要去追赶?如果要追,那分配多少预算合适?原本p药的研发就已经快要做出成果了,不可能就这么放弃,肯定要继续加大投入……
这边也要钱,那边也要钱,又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资金,那p药和靶向药物到底应该以哪边为主?
以烧钱的方式实现的反超也很难再复制,这就像科技树点歪了一样,重新选择新的方向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还不一定能追得上。于此同时,在原来方向上的投入也一定会有所减少。
关键技术路线的方向决定,将影响这个企业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