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农闲,家里没有牲畜的都欣然向往,官二和官恒也去得了个差事,这样一来家里又加了两笔暂时稳定的收入。
由于松茸实在太远,只能在铁匠铺里打个地铺过夜,付给铁铺老板一月五十文的租金。
沈逸和赵姨娘接手家里还剩不多的农事,官母抄持着家事,有孕的官家大嫂也不肯闲着,每日在家缝缝补补,硬是被针磨出茧子。
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过着本就平凡至简的生活。
第四十六章
当县里县衙收够了行商们要的棉花份量后,就拒收了。
还没出手的,就全砸手里了,有的求着行商们八文七文的收走,有的留着想等来年开春价格高点再出手。
行商们言笑晏晏的离开此地,愁眉苦脸的百姓们被他们哄抬物价的举措祸害的不轻,终于是把他们盼走了。
行商们走了大半月,理县的物价就回落了大半,要屯冬粮的百姓们松了好大一口气。
县里的纺织厂也在行商们走后就筹办完善,不日就开厂了。
招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百十来个。
官恒有着账房的基础和经验,跟着个管采买的小管事帮着记账。
官二不想参合一脑门算盘珠子的官司,应了个小领队的缺儿,手下领着八个小工,忙一些杂事,哪里缺劳力就去哪里。
比起忙活地里那些庄稼,如今的活儿已是信手拈来,他也并不像别人对手下的人颐指气使,躲在一旁偷懒磨洋工。
农家没有农闲,总有一堆活儿甩不开手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