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反复审阅修改后,张海洋在第四天清晨 ,将计划书呈交给了旅长徐正国。
这份凝聚着心血的方案,不仅承载着,他对减少战士伤亡的殷切期望,更寄托着对未来,特种作战发展的深远思考。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这支即将诞生的特种狙击小队,或许将成为,改变战争规则的关键力量。
徐正国逐页翻完计划书,苍老的指节,无意识叩击着桌面,浑浊的眼底,泛起兴奋的微光。
这份将特种作战理念,与八路军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案。
既有战术层面的细致推演,又蕴含着,战略层面的前瞻性思考,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张海洋这小子,脑袋瓜里藏着座兵工厂啊!”
他摩挲着计划书边缘,嘴角不自觉上扬,这支年轻的作战部队,果然藏龙卧虎。
作为从长征战火中,走来的指挥员,徐正国深知在敌我,装备悬殊的现实下。
任何战术创新,都可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契机。
但涉及部队编制调整,与资源倾斜,仅凭旅部权限 ,难以定夺。
他将计划书郑重锁进铁皮柜,抬眼望向张海洋。
“这方案分量不轻,得呈报师部审批。你先回去,三天后等答复。”
张海洋立正敬礼,转身时带起一阵带起的风,掀起桌面上的作战地图。
回到作战连,他将煤油灯拧到最亮,摊开铺满弹孔的笔记本。
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口令声,战士们正在进行夜间训练,而他的思绪,已飘向更辽阔的战场。
复杂地形中的多维度渗透,恶劣天气下的精准狙杀、敌后环境中的生存与作战......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成败关键。
他拿起红蓝铅笔,在兵力部署图上,重新标注。
狙击小组应配备电台兵,保障即时通讯。
增设医疗兵,提高战场自救能力。
武器清单里,除了现有的中狙击步枪,或许可以申请改装,缴获的日式狙击枪。
训练科目中,还需加入敌后情报分析,与反侦察技巧......。
随着笔尖沙沙作响,沙盘上的虚拟战场 ,逐渐清晰,那些可能出现的致命漏洞,正在被一一填补。
此刻的张海洋,比任何时候都清楚。
在千军万马的大兵团作战中,特种狙击小队,就像嵌入敌人心脏的匕首。
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