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对了,那里真的有朋友”。
她最爱玩的“远扬盒”,是久荷用17种“星际材料”做的:地球的荷茎纤维纸(能记录声音)、外星的星尘墨水(写的字会发光)、雾星系的“雾晶”(能显形接触者的影像)……盒子里放着17种“交友礼”:太奶奶的剪纸荷(送给老朋友)、永荷的晶体碎片(送给新伙伴)、远荷自己画的“我们的家”(画着墨源荷池与雾星系的雾湖并排)。摇晃盒子17下,盒盖会弹出17张“星际明信片”,片上没有固定图案,只有空白的边框,边框里会自动显形“收件人”的影子:给星荷谷的片上显形外星使者的笑脸,给雾星系的片上显形模糊的雾人轮廓。
“奶奶你看,他们在对我笑呢!”远荷举着明信片跑向久荷时,卡片突然变软,化作17只“星际蝶”(翅膀是半透明的,翅尖带着不同文明的符号),蝴蝶飞出远扬园,朝着星空的方向飞去——后来星际探测器传回数据:在170光年外的雾星系,拍到了类似蝴蝶的光影,光影的振动频率与远扬荷的触须完全一致。久荷后来在日志里写:“远扬不是忘了根,是把根扎在墨源,却让枝叶朝着宇宙伸——像远扬荷,根在荷池泥里,花却朝着星星开,触须还在和远方的朋友握手。”
三、远扬与意识的共生验证
久存共生馆的“远扬剧场”是一个半球形的观星台,台壁上嵌着17块“星际屏”:屏上实时显示17条航线的画面,已知文明的屏上是熟悉的共生场景(如星荷谷的星荷与地球荷并排开),新文明的屏上是陌生的影像(如雾星系的雾人用雾编织的“欢迎”符号)。当17种已知文明的观测者与17种新文明的使者(通过全息投影参与)同时站在观星台,所有屏幕会自动切换到“共视模式”:地球的荷池与雾星系的雾湖在屏上重叠,星荷谷的星尘与新文明“铁星”的金属雨交融,重叠处显形17种“共生物”——荷与雾草的共生体、星尘与金属的合金、纤维与雾晶的交织物,这些共生体的稳定性与17种文明的意识共鸣强度完全成正比。
最激动的验证发生在2491年春分。远荷在观星台的“共话台”上放上17种“见面礼”:地球的荷籽、星荷谷的星尘、雾星系的雾晶……台面上的17盏“星际灯”同时亮起,灯光射向星空,在云层上投射出“共生图腾”:图腾的中心是太奶奶的剪纸荷,外围环绕着17种已知文明与17种新文明的符号,符号之间用光带连接,光带的颜色随新文明的回应变化(雾星系的光带变蓝,铁星的光带变银)。
这章没有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