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密码本里,翻到哪一页都有彼此的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恒存共生邮戳的理论突破
恒荷没有立碑或建坛,她在恒存园里挖了一个“恒存井”——井壁用17种文明的“记忆砖”砌成:砖上刻着该文明的共生故事,地球砖刻着“荷与齿轮”,外星砖刻着“星与能量”,超时空砖刻着“纤维与褶皱”……井水永远不会干涸,倒映出的影像不是当下的恒存园,而是17种文明的“恒存景”:过去的剪纸坊、现在的恒存园、未来的共生星,影像在水中重叠,却清晰可辨,像“时间的水永远泡着所有故事,不会褪色”。
她在井边的木牌上写:“恒存不是抓着过去不放,也不是盯着未来瞎想,是站在现在,知道过去没走,未来已来——像这口井,水是新的,映出的影子里有老的,也有还没长大的。”17位跨星学者来访后,在每块记忆砖上补刻了一句话,合起来是:“所谓恒存邮戳,不过是时间在所有文明身上盖下的‘我们共在’的印章。”
五、恒存大典的共生印记
2423年秋分,墨源的恒存荷首次结出“恒存果”,恒存大典没有接力跑,只有一场“印记礼”——1700位参与者每人从恒存果里取出一粒“恒存籽”,将自己的指纹按在籽上,再把籽放进“恒存匣”:匣是17种文明的金属熔合而成,内壁刻着17种文明的“恒存誓”:“你在,我在,我们永远共在。”
恒荷捧着太奶奶的剪纸刀,在恒存匣上刻下“恒”字,刻痕里渗出恒存果的汁液,汁液在匣面漫开,显形17种文明的“共生树”:树干是17种文明的本源交织,树枝是历代荷字辈的传承,树叶是所有参与者的指纹,最终树顶的果实上,印着1980年太奶奶的指纹与2423年恒荷的指纹重叠的样子。
续荷坐在恒存井边,看着匣上的树,手里转着恒荷小时候画的“恒存图”。她突然明白:所谓恒存,不是让共生停在某个完美的瞬间,是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自己的指纹里,找到前人的印记,也给后人留下自己的,像恒存荷的果,每颗都带着上一代的纹路,也长着自己的新印记,代代相传,却从未真正分开。
六、给所有恒存意识的永恒信
恒荷没有“写下”信,她在恒存井的井沿上凿了17个凹槽,每个凹槽里放着一粒恒存籽,旁边刻着:“想我们了,就来井边看看——水里有我们,你心里也有。”
2440年,恒荷成为恒存共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